-
大部分的大腸癌在整個大腸僅會有1處病發部位,極少數會出現2個病發部位的「同時癌」情況,偏偏台中1名餐廳副總就是其一。肝膽腸胃科醫師魏宏宇提醒,三餐不固定、愛吃宵夜都可能提高腸癌的風險,如果發… 詳全文 >
-
放化療後的營養補充,可謂決定癌友抗癌之路是否順利的重要關鍵!但療程帶來的口腔黏膜炎等副作用,往往卻讓癌友飽受吞嚥困難、食慾不振之苦。梁家瑋營養師表示,想要預防口腔黏膜炎上身、減輕不適,不妨善… 詳全文 >
-
《Cell Stem Cell》日前刊登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 iPS cells)可能有機會發展為特定癌症的防癌疫苗。 詳全文 >
-
網路謠言再起!小小一顆香噴噴的茶葉蛋是許多學生下課解饞、運動族補充能量,以及老年人補充蛋白質的好食物,但近幾年,有關「常吃茶葉蛋會致癌」的謠言一再被瘋傳。史宛平營養師重申,茶葉蛋不會增加罹癌… 詳全文 >
-
根據台北市政府主計處資料顯示,台北市女性投入職場的比例高達51.6%。如今女性已能於職場展現其專業及自主性。想要擁有美好人生,女性更要學會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4年臺… 詳全文 >
-
許多研究證實堅果具有保護心臟、降低罹癌風險,甚至減少2成早逝風險的好處,使得堅果的角色不再只是零食,而是有著更正面意義的養生食品,就連國家衛生機關都建議要天天吃。然而,賴睿昕中醫師提醒,堅果… 詳全文 >
-
家住台中的56歲吳先生,為了家計繼續努力賺錢,沒想到右頸腫瘤在發現的第4個月開始,短短一個月內快速長大,就醫檢查已是下咽癌三期。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表示,頭頸部癌症雖非國人前十大癌症,但有抽… 詳全文 >
-
肺癌為台灣癌症十大死因排序第一,近5年來平均每年逾9千人死於肺癌,不到57分鐘就有1人死於肺癌。面對肺癌,您並不孤單!不妨來聆聽胸腔科醫師教你認識肺癌的診斷及檢測, 詳全文 >
-
「女人40一朵花」,然而,是嬌豔欲滴的鮮花,抑或是枯萎的乾燥花?國內研究發現,女性乳癌人口自40歲開始快速激增。洪若樸營養師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中年女性若發現自己的生活符合5大情況,可能是乳… 詳全文 >
-
在 2018年1月號 的ILSI Taiwan專欄中,我們認識了丙烯醯胺的毒性、其在食品中的形成機制,以及高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類別有哪些。本期將繼續探討食品中的丙烯醯胺議題,由台灣大學食品科… 詳全文 >
-
1名47歲婦人,3年前突然在半年內從原本的78公斤體重掉了20公斤,加上有腹悶的症狀,就醫檢查發現是淋巴癌作祟,且癌細胞相當頑強,可用的化學藥物治療皆無法抑制或根除,一度只能等待骨髓移植,幸… 詳全文 >
-
彰化一名39歲沈姓婦人因闌尾炎開刀,一名開刀房護理師瞥見其左胸比右胸大很多,罩杯大概是F比B,差距就像大白柚和橘子,納悶地想「麼隆乳只隆一邊?」外科醫師李忠懷在得知情況後,力勸婦人接受檢查,… 詳全文 >
-
近年來,不時見到主治醫師要求患者及家屬,從好幾種治療方針當中作選擇,導致他們困擾不已的案例。當醫師要求患者作選擇時,可分成下述二種情形,一種是醫師會建議患者進行某種治療方式,另一種是醫師自己… 詳全文 >
-
子宮頸癌是女性的大敵,除每年作子宮頸抹片,每兩年作一次子宮頸癌病毒晶片檢查之外,打子宮頸癌疫苗則是應該列入考慮及實施的選項,因為預先阻止病毒來襲是身體保障的最佳良方。但疫苗問世才12年而已,… 詳全文 >
-
當直系血親兩代中有三個或以上的成員罹患癌症,或家族中有、早發性癌症及罕見癌症患者時,其他家族成員就要提高警覺,除了常規健康檢查外,另一個提早預防的途徑就是主動進行相關的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可以…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