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全球颳起一股「生酮飲食」旋風,在許多名人、演藝人員的鼓吹下,也讓不少民眾紛紛效法,希望能藉此發揮保健效果。網路上甚至更盛傳吃生酮飲食有利抗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但真有這一回事嗎?就讓我… 詳全文 >
-
近來網路廣為流傳「用麻油炒菜,能有效補充木質素,有利抗氧化、防癌、降低膽固醇」的說法,讓不少婆婆媽媽趨之若鶩。但以麻油入菜,真的能發揮這麼厲害的保健作用嗎?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 詳全文 >
-
根據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直腸癌仍連續11年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其中超過4成以上屬於晚期患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表示,晚期腸癌患者治療最怕「副作用」會卡關,透過新型口服… 詳全文 >
-
胰臟癌是最棘手的癌症之一,難道胰臟癌真的讓人束手無策嗎?絕大多數胰臟癌患者發現較晚,且60%的腫瘤發生在胰臟頭端,由於胰臟頭端的手術相當複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暨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 詳全文 >
-
國民健康署有提供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成人健檢主要是針對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肝臟病、肥胖進行評估。 詳全文 >
-
別小看「無聲殺手」攝護腺癌!根據衛福部106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攝護腺癌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6位,由此可知其對男性朋友的潛在威脅。但為什麼攝護腺癌死亡率這麼高呢?泌尿科吳哲安醫師表示,這主要… 詳全文 >
-
相機鏡頭紀錄的不只是剎那回憶,更是人生的永遠希望!擔任加護病房護理師多年的玉潔,自母親確診三陰性乳癌後一路陪伴,並用鏡頭紀錄抗癌過程,包括:剃光頭、打化療等,其中一張曾投稿「捕捉希望」活動,…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療再突破!臺北榮總籌建中的先進「重粒子癌症治療」今14日舉行「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動土典禮。預計在2021年中進行臨床試驗,儘早服務需要的患者。 詳全文 >
-
身兼詩人與作家雙重身分的青木先生,對死亡有深刻洞察:「對癌末患者而言,激勵是一種殘酷、善意等於悲戚,他們不需要勸解或任何語言。他們只需要眼神像藍天般透澈、爽朗如風的人陪伴在身邊。」 詳全文 >
-
乳癌患者即使是晚期轉移,都不要輕易放棄治療,耕莘醫院血液腫瘤科胡名宏醫師表示,透過多元選擇的藥物治療方式,乳癌病情仍然有很大的機會能夠獲得良好控制。 詳全文 >
-
美國癌症學會指出:「有極大比率的癌症病例是可預防的。」換言之,受過營養學、調整生活方式、壓力管理、排毒、平衡荷爾蒙及免疫調節訓練的醫師有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癌症確診的機率。如果你… 詳全文 >
-
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生活慢性病,都跟內臟脂肪囤積有密切關係。但不是只會影響這些疾病而已。日本肥胖學會的《肥胖症診療指南二○一六》提到,大腸癌、部分食道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乳… 詳全文 >
-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根據國民健康署今27日最新出爐的105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發現,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罹癌。大腸癌雖然連2年呈現負成長,但仍舊連續11年名列十大癌症之… 詳全文 >
-
沒有進行減重計劃,體重卻莫名快速直直落,小心可能是癌症警訊!彰化1名53歲張姓男子體重在短短6個月莫名下降10公斤,本身食慾、飲食都正常,於是在一次定期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時,意外竟揪出罹患典… 詳全文 >
-
愛喝甜飲、愛吃甜點餅乾的人要注意了,過度攝取的糖分如同致命的病毒,不但是造成肥胖的元凶,還會有極高機率得到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甚至還可能引發癌細胞,提高致命率。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