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衛福部公布2017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無論男女性別,肺癌都是名列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肺癌從1984年到現在,死亡率攀升三倍以上,以男性居多,80-90%跟抽菸強烈相關。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 詳全文 >
-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官鋒澤表示,在各種癌別、癌期中,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的應用都有其重要的意義。針對存活率高、治療方式多元的癌別,例如乳癌、大腸癌,檢測的介入可以及早查出癌症基因突變… 詳全文 >
-
如何改善飲食誘導性的肥胖,一直是全球關注的問題。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阮麗蓉研究員的團隊最新發現,肥胖症和人體內的一種基因Naa10p表達過量有關,未來藉由抑制成人脂肪組織中的Naa10p… 詳全文 >
-
別小看定期追蹤癌症腫瘤的重要性!40歲家住台中的蔡先生多年前曾罹患大腸癌,兩度手術切除。沒想到近期進行例行追蹤檢查發現,大腸有一小顆扁平瘜肉,切片證實為惡性。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詳全文 >
-
高溫烤肉架上的肉片,抹上醬料,發出卡滋卡滋聲響,雖然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但是,癌症關懷基金會陳扆洵營養師提醒,小心飄出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PAHs),別忘補充關鍵解毒酵素:穀胱甘肽,食物中推… 詳全文 >
-
癌症健保免疫治療政策上路5個多月,原預估的800位名額,隨著給付對象的腫瘤反應情況不一,陸續有新釋出的名額。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目前尚餘60多個名額可供申請。如何搶得最後機會呢?專長肺癌治療… 詳全文 >
-
隨著我國民眾飲食習慣的改變,除了特定節日外,平常也可見到許多人吃烤肉,但近年來的研究已證實,在高溫燒烤下的紅肉會產生雜環胺,在高溫燒烤下的動物油脂及沾醬的油會產生多環芳烴,均會增加大腸癌的風… 詳全文 >
-
自體脂肪轉移,亦稱為「脂肪移植」,是一種整形外科醫生利用抽脂取得病患自體脂肪並進行乳房重建的微創手術。十多年來,專家們一直質疑此技術應用於曾罹患乳癌之患者的腫瘤安全性,因為自體脂肪轉移促進血… 詳全文 >
-
日前名嘴一句:「中國人吃不起榨菜」,引發網友舌戰風波,反酸「我們吃得起」。而劇中主角榨菜,具有開胃、助消化、解便祕的功效,一直是吃麵的靈魂伴侶。網路上傳言:「榨菜吃多會導致癌症?」是真的嗎?… 詳全文 >
-
癌症時鐘不斷快轉,想要防癌、抗癌,應從平常養成飲食好習慣做起,提早做好防 癌準備。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哪些食物來增加抗癌力?最新防癌、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詳全文 >
-
提前吃晚餐,讓睡前最後一餐和睡眠有長間隔,與較低乳癌和前列腺癌風險有關。與晚飯後立即睡覺的人相比,晚飯後睡2個小時或更多者, 罹患乳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0%。 詳全文 >
-
日本為了檢測肺癌的罕見基因,從2013年開始,就展開了一個全國性肺癌檢測(NGS次基因定序)的計劃,6年內共收治了8千位肺癌病友,目前持續進行中。 透過NGS次定序檢測,可以一次檢測100… 詳全文 >
-
「精準醫療」已漸漸成為癌症治療中的顯學,義大癌治療醫院癌症醫療饒坤銘副院長表示,若能在治療前或進行中的治療瓶頸時,接受「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讓自己掌握癌症的基因突變地圖,提升患者擺脫病魔纏… 詳全文 >
-
營養補充品,只需要在療程期間嗎?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醫師表示,抗癌就像打仗,在療程每個階段都有充足的營養補給,支撐人體和癌細胞長期抗戰是很重要的。因此癌症療程前期、療程中、甚至是療程… 詳全文 >
-
喝咖啡提神,是許多上班族的信仰,咖啡帶來的好處也愈來愈多。根據日本「癌症預防法」研究指出,咖啡「幾乎確定」可降低肝癌的發生率,同時也「有可能」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還有男性比起幾乎不喝咖啡…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