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將於1/7(二)舉辦「免疫治療時代來臨!如何量身訂做我的肺癌免疫治療計畫?」衛教講座,現場邀請肺癌專家介紹肺癌最新治療趨勢。 詳全文 >
-
癌症轉移,只要積極治療不等於癌末!1名69歲林小姐,100年被診斷為乳癌第2期,經過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後定期追蹤,但在102年追蹤時發現鎖骨上淋巴轉移,林小姐還是積極面對,接受化療後,目… 詳全文 >
-
揪出癌症重要診斷靠利器,結合PET與CT於一體的PET/CT,能在5分鐘揪出癌症,不但檢查時間僅有傳統PET檢查的一半,病患輻射暴露量也因此大幅降低。振興醫院魏崢院長表示,振興醫院接受胰臟癌… 詳全文 >
-
口腔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5名,每年新增近6千個病例。台灣因為是吃檳榔區域,所以有較多的第四期局部侵犯程度較深的腫瘤(T4b腫瘤)病人。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廖俊達教授表示,林口長庚研究證實,口… 詳全文 >
-
肺癌長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首位!台灣肺癌發生數每年增加1萬多人,且每年有9千多人因肺癌離世。容易令人輕忽的是,不菸不酒的家庭主婦,竟然也會罹患肺癌?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高尚志醫療副院長指出,… 詳全文 >
-
近年有許多知名藝人因罹患大腸癌不幸過世,包括:豬哥亮、李國修等,根據衛福部公布107年人十大死因,大腸癌僅次於肺癌、肝癌,排名第三。事實上,早在9年前國人的大腸癌罹患率即超越肝癌,成為台灣發… 詳全文 >
-
癌症可怕之處,在於癌細胞會到處亂竄,當癌細胞跑到骨頭肆虐時,就是發生癌症「骨轉移」,事實上,任何癌症都有發生骨轉移的可能,患者會出現骨骼疼如同螞蟻啃或痠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召集人王金洲主… 詳全文 >
-
許多人常喜歡在週末睡到自然醒,認為這樣就可以加減補眠、補回健康。但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提醒,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相對睡眠不足,不規律的睡眠作息,也就是平常睡眠不足而選擇週… 詳全文 >
-
一般人談瘤色變,更何況是長在腦袋裡的腦瘤,每遇上此類病患,所得到的反應不盡相同,但心裡所想的唯有怎麼辦?會不會殘廢,甚至死亡的恐懼感,有些人選擇逃避,放棄治療。 詳全文 >
-
用藥出現副作用,一定都是不好的嗎?可能要顛覆一下想像了。林口長庚醫院研究發現,癌症患者使用免疫療法之後,會出現皮膚副作用者,其整體存活期比未發生皮膚副作用的患者延長了42個月。並且大部分的皮… 詳全文 >
-
老年男性的殺手前列腺癌,已躍升為我國十大癌症第4名,治療前列腺癌目前瓶頸在於:採用荷爾蒙療法或去勢療法,癌細胞會於兩至三年內逐漸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導致前列腺癌再度復發。國衛院與清華… 詳全文 >
-
從還在當醫學生的時候,就常在新聞媒體報導裡面聽到某14歲少年每天一根烤香腸,得到大腸癌的遺憾的事情,那大腸癌到底是什麼?這個疾病和我有何相關?怎麼樣的人會得到大腸癌?要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 詳全文 >
-
陰道異常出血≠血尿?小心是子宮內膜癌徵兆!63歲徐女士過去身體健康、無任何不良惡習,除體態豐腴外,無相關婦科家族史。沒想到日前健檢時尿液中卻出現血跡,且陰道超音波也發現子宮內膜厚度達1.7公… 詳全文 >
-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之首,每年新增逾十萬名癌症患者,其中以60歲以上(不分男女)的癌症患者最多,佔總數近6成,南部地區的癌症發生率更是高於全國平均值1.05倍。但是,對於像是南部、東部等偏鄉癌友… 詳全文 >
-
中國附醫預防醫學中心健檢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心臟介入治療科暨心導管室主任的張詩聖醫師說,「國人前三大死因,分別是癌症、心血管、肺炎。如果是初次做深入的健康檢查,不妨根據自己的疾病史跟家族史,來…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