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慢性病挑戰,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三高)與慢性腎臟病,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日前在第17屆亞洲糖尿病研究協會會議(AASD)中,正式發表《T-CaReMe三高護腎精準… 詳全文 >
-
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壽命達80歲,但多數人生命的最後8年需面對慢性病困擾。根據最新資料,糖尿病衍生腎病變的比例已升至43.5%、透析後近2成患者會發生心衰竭併發症,顯示慢性腎臟病及… 詳全文 >
-
流感及新冠病毒經常共同或接續流行,同時感染重症與死亡率倍增!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提醒,疫情詭譎多變,切勿等到疫情爆發才一窩蜂接種疫苗,應不論疫情,盡早完成接種,降低流感及新冠感… 詳全文 >
-
以「鹽」為基底調味,是許多年菜風味的靈魂,但它也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常見年菜如滷肉、火鍋醬料、酸菜白肉鍋、佛跳牆類的熬製高湯,每道菜色的鹽量高達 3~5 克,幾乎已達成人每日攝取量上限。營養… 詳全文 >
-
為確保慢性病患者春節的用藥需求不受影響,藥師公會全聯會呼籲民眾,若連續處方箋的藥品即將在春節期間用完,即日起(1月15日)請儘早前往社區藥局或醫療院所領取藥物,避免因假期用藥中斷。藥師公會建… 詳全文 >
-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 詳全文 >
-
今(11)日是敬老的重陽節,隨著國人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成長,占總人口比率也持續攀升,2025年預計邁向超高齡社會,高齡與慢性病盛行,醫療需求日益增加,為使高齡急症醫療照護再升級,… 詳全文 >
-
骨質疏鬆症(簡稱骨鬆)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慢性病,早期骨質疏鬆往往沒有任何預兆,而且骨質一旦流失就很難再恢復,若等到骨折就醫才想要養骨,往往都已經來不急了。網路卻流傳:「補鈣不補鎂,會加速骨質… 詳全文 >
-
近年來最受國際肯定的飲食模式,就是以地中海沿岸地區傳統飲食為基礎的地中海飲食。和日本的傳統飲食相比較,地中海飲食的脂肪比重感覺相當高。它的效果真的很好嗎?以下就從最近的研究結果來思考它的效果… 詳全文 >
-
中壯年時期往往要肩負起家庭、職場與社會的重擔,壓力也相對沉重。若長期忽略壓力所造成的健康問題,可能致使睡眠品質不佳,亦容易導致心血管、免疫系統或消化系統等慢性病風險提高。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 詳全文 >
-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全球死亡率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其相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家醫科陳采汎醫師表示,已有大量的醫學研究證明,規律的運動的好處如下:降低疾病… 詳全文 >
-
連日溽暑高溫,熱傷害頻傳,日前南韓1名直播主「MAY五月」,來台在板橋一帶旅遊直播,竟然因為炎熱天氣,當場喘不過氣、臉色發白,痛苦蹲在路邊大哭向人求救。沈士雄醫師提醒,夏日高溫潮濕時,人體會… 詳全文 >
-
身體慢性發炎,是萬病之源!根據衛福部民國108年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台灣有超過5成54歲以上民眾身上有超過兩種以上的慢性疾病纏身。慢性病更會奪人命,家醫科許書華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你是否經常感覺記憶力差、睡眠品質差、體力大不如前、呼吸不順、排便頻率減少、腰圍增加、莫名冒冷汗,甚至有胸悶感,飯後容易頭昏、下巴開始麻…小心這些都是營養不足的常見徵兆,台北市聯合醫院整合醫學… 詳全文 >
-
龍年來到,許多人想讓自己更健康,運動不可少,運動的好處有哪些?除了能增強體力、幫助减重,還有助強壯骨骼和肌肉,甚至是穩定情緒、提升睡眠品質,以及遠離慢性病、癌症的風險。但是,應該如何正確運動…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