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疾病已連續19年(民國87年-105年)蟬連十大死因前三名,相較於癌症,心血管疾病較無明顯病徵,容易被忽略,是民眾不可輕忽的重大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翁國昌醫師表示,其中又以「… 詳全文 >
-
高溫頻頻破表,糖尿病患也要當「心」熱風險!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增加,可能與全球暖化、溫度升高有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翁國昌醫師指出,在無可避免的暖化影響下,糖尿病患者除了出門… 詳全文 >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日前刊登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發現,部分蔬食飲食可能較其他種類的蔬食飲食來的健… 詳全文 >
-
從前立委劉文雄,到病逝的誠品董事長吳清友...,近來因心血管疾病送醫的名人案例一樁接一樁!除了引起網友熱烈關注外,也讓人開始重視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其實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出現,關鍵就在於… 詳全文 >
-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經常忽視身體警訊。 有時停下腳步讓自己休息一下,別讓心變成「疲球心」 詳全文 >
-
有的宅男喜歡熬夜玩線上遊戲,也有的年輕人過了午夜還出門吃宵夜或找朋友聊天,更有的上班族,尤其是金融、科技、醫療等行業,為了配合歐美時區或客戶時間,常得在三更半夜時工作或輪流值夜班。 詳全文 >
-
心臟病已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眼多年,十大死因中的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也都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所以大家可不能忽略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不過對於心臟病、心血管疾病,多數民眾仍有許多未解… 詳全文 >
-
經過10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其中有 1,061 受測者出現心律不整的問題,也就是說每 1,000 人當中就有 12.4 人出現心房顫動機會,和其他群組比較,每週工時越長、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就… 詳全文 >
-
最近感覺精神特別差、常常水腫?小心,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病發的警訊!林女士近2年來感覺體力明顯衰退,常常喘不過氣、容易水腫,就醫被告知心臟有破損,日前惡化導致心、肝、腎多器官衰竭,幸好經新竹馬偕… 詳全文 >
-
英國利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eeds)的最新研究團隊挑戰現今臨床中認為所有心臟病發作患者皆應服用β-阻斷劑(beta blocker)類藥物的認知。 詳全文 >
-
只要跟長輩上餐館,媽媽們總會爭相幫公公、婆婆點些紅麴燒肉、紅麴蒸魚,到超商買零嘴也不忘挑紅麴餅乾、紅麴蛋糕,紅麴的確有降血脂的功效,不過吃了一桌子紅通通又油滋滋的紅麴料理,飯後再來點紅麴零嘴… 詳全文 >
-
最近太陽猛烈,天氣越來越熱,如果沒有適時的補充水分,容易出現脫水或中暑的現象。而且,水喝不夠也會導致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形成血栓,提高心臟病的發病率! 詳全文 >
-
近來氣溫頻頻爆表,人人愛呷冰、喝加糖冷飲,甚至在冷氣房裡吃甜點,就是要找清涼、安撫自己的低落的心情,不知不覺就把過多的糖分吃下肚。尤偉銘營養師提醒,精緻糖吃太多會傷「心」!最新美國醫學會期刊… 詳全文 >
-
夏天到了老是食慾不振,這時候就要來點重口味料理才開胃,不論是麻辣的韓式泡菜、酸甜泰式河粉或是淋上滿滿酸辣醬汁的涼拌沙拉,一定要夠味才能挑起食欲。不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要特別注意,這些重口… 詳全文 >
-
英國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透過裝設機械心臟幫浦,有機會協助治療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並且免除心臟移植的需要。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