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牛肉開放進口後,凡是販售或供應牛肉食品的業者、店家和攤販,從101年9月12日起皆需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強制標示牛肉原料原產地(國)。不過事隔半年,消基會調查發現5成店家不符規定,… 詳全文 >
-
衛生署全面動員各地方衛生局,針對有牛肉的包裝食品、散裝食品與直接供應飲食場所,進行「強制標示加強稽查計畫」,至今26日上午為止,共稽查12302家次,有78家業者被要求限期改正,其中以飲食供… 詳全文 >
-
含有牛肉或牛可食部位原料的包裝食品,今20日起製造者均必須強制標示原產地,衛生署表示牛肉產品強制標示,針對的是「牛肉塊」相關製品,並非擴及所有名稱有「牛」的產品,因此牛乳、牛油或牛肉香精,不… 詳全文 >
-
牛肉產品強制標示原產地措施,本月12日從供應飲食場所以及散裝食品開始實施,衛生署公布首周稽查結果,總計67家業者須限期改正;明20日起製造的包裝食品,也必須符合強制標示規定。 詳全文 >
-
市售牛肉今12日起須強制標示原產地,衛生署會同台北市衛生局,今赴南門市場以及家樂福桂林店的賣場、餐廳進行稽查,店家標示方式並未統一,針對這點,衛生署表示只要符合標示字體的大小、確實標示,尊重… 詳全文 >
-
衛生署今11日正式公告增訂牛肌肉中「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容許量為10 ppb,即起向我國叩關的美國牛肉,邊境逐批檢驗以及市場抽驗標準,從不得檢出改為10ppb以內;此外,針對不同型態的牛肉產品… 詳全文 >
-
未來所有含牛肉的食品,都必須在外包裝或是透過立牌、標示版、菜單註記等方式,清楚標示牛肉原料來自哪個國家,提供消費者辨識,其中「散裝食品」與「直接供應飲食場所」,12日起實施;「有容器或包裝食… 詳全文 >
-
關於牛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以及強制標示,衛生署今預告相關規定,除了在「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增訂萊克多巴胺在牛肉的安全容許量10ppb,並對有容器或包裝食品、散裝食品以及供應飲食場所,規定不論… 詳全文 >
-
立法院在臨時會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部分修正條文,進口牛肉可殘留萊克多巴胺,衛署表示,待農委會將萊克多巴胺從禁藥解禁,會預告萊劑安全容許量的草案,最快2周後可公告,不過依據立院附帶決議,即使… 詳全文 >
-
攸關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進口牛肉是否解禁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尚未通過,不過衛生署今17日再度重申,堅守行政院提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的政策方向,強調透過強制… 詳全文 >
-
行政院院會明天將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院版總共修正59條條文,不過為了優先處理美牛議題,將依朝野協商結論,將攸關瘦肉精美牛進口的第11條、第17條之1條文抽出,先送進立法院,和17… 詳全文 >
-
美牛瘦肉精議題在立法院爭論不休,衛生署長邱文達今4日接受電台專訪,他表示目前全球沒有任何一起因「萊克多巴胺」而中毒的病例報告,因此訂定安全容許的範圍是可行的,透過強制標示對民眾充分告知,將從…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