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多歲女性還不算是癌症的高危險群,但是癌症檢測的確是40歲之後健康檢查的一大重點。首先當然是檢查是否罹癌,其次的目的便是發現初期的小小惡性腫瘤,針對40歲左右的人,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 詳全文 >
-
國內每年新診斷乳癌病患逐年升高,己近萬人大關。根據統計,末期乳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高達6至7成,初期不一定會出現骨轉移症狀,其中有少數患者甚至已出現骨轉移症狀,才驚覺自己罹患癌症。乳癌最常… 詳全文 >
-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指出,癌症患者使用化療藥物,包括標靶藥,大約有5%至20%會有抗癌藥心臟毒性現象,其中包括心衰竭所引發的周邊水腫、喘、活動力下降,甚至是致命的心律不整,都將…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100年癌症登記年報統計,台灣年新增10056名女性乳癌個案,其中有1768名發現時已是晚期;相當於每天新增28位乳癌病患,其中更有近5名為乳癌末期患者。新光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鄭翠芬… 詳全文 >
-
男人也會罹患乳癌!男性與女性一樣擁有乳腺,雖然罹患機率乳癌較低,僅為女性乳癌的百分之一,卻常掉以輕心,發現時往往已晚。光田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黃世民提醒無論性別,如果發現乳房有不明的腫塊時,最好… 詳全文 >
-
2014年12月28日(週日)在臺灣大學正大國際會議廳,舉辦「乳癌治療個人化研習營」講座,由北區乳癌治療專家,主講乳癌治療個人化相關衛教議題,活動採電話報名,額滿為止。 詳全文 >
-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明燊醫師表示,在抗HER2標靶藥物還沒上市前,一旦發現是HER2陽性乳癌患者,即使經手術及化放療,臨床上有較高的機會容易復發或轉移,治療效果不好。不過在抗HER2標靶藥… 詳全文 >
-
提到癌症疼痛治療,很容易聯想到是末期或是安寧緩和治療,其實不然,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瑞坤醫師表示,國外研究發現,有1/4的癌末患者,在人生的終點仍伴隨著痛苦,國內對於癌末的安寧照… 詳全文 >
-
標靶治療已經成為對抗癌症的新利器!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陳駿逸醫師強調,標靶治療的優點在於運用於致病原因有關的分子生物學知識,發展出具專一性、安全性的治療方式。特別是,在固體腫瘤及血液… 詳全文 >
-
歐洲人「粗食養生」愛吃黑麥麵包(Rye Bread) 當主食,能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有效預防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周千欽營養師指出,黑麥能提供大量的膳食纖維… 詳全文 >
-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指出,乳癌患者中,大約每4人就有1人被診斷為HER2陽性。HER2陽性患者不僅轉移、復發風險高且預後不佳,存活時間遠比HER2陰性患者要短, 詳全文 >
-
乳癌術後病患平均有20%會發生乳癌術後淋巴水腫,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引起沮喪、絕望、悲傷等負面情緒。臺安醫院社區醫學部組長李湘琳護理師表示,減緩淋巴水腫是癌友居家照護很重要的一環,透過一些簡… 詳全文 >
-
了解疾病的前因後果,一直是醫學界很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因為若能把某個病的來龍去脈推算得越準,那個病就越能被預測及早期被診斷。甚至於預防它的發生。有這些症狀的女性朋友,都算是乳癌的高危險群: 詳全文 >
-
了解疾病的前因後果,一直是醫學界很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因為若能把某個病的來龍去脈推算得越準,那個病就越能被預測及早期被診斷。甚至於預防它的發生。有這些症狀的女性朋友,都算是乳癌的高危險群 詳全文 >
-
想讓胸部更傲人,任意胡亂進補?當心!乳房纖維囊腫找上門。1名年約26歲的女子想讓自己上圍更豐滿,每天服用蜂王乳,半年後發現胸部常有疼痛感,觸摸到不明腫塊。因害怕罹患乳癌,前往醫院就診,檢查發…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