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指出,乳癌患者中,大約每4人就有1人被診斷為HER2陽性。HER2陽性患者不僅轉移、復發風險高且預後不佳,存活時間遠比HER2陰性患者要短, 詳全文 >
-
乳癌術後病患平均有20%會發生乳癌術後淋巴水腫,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引起沮喪、絕望、悲傷等負面情緒。臺安醫院社區醫學部組長李湘琳護理師表示,減緩淋巴水腫是癌友居家照護很重要的一環,透過一些簡… 詳全文 >
-
了解疾病的前因後果,一直是醫學界很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因為若能把某個病的來龍去脈推算得越準,那個病就越能被預測及早期被診斷。甚至於預防它的發生。有這些症狀的女性朋友,都算是乳癌的高危險群: 詳全文 >
-
了解疾病的前因後果,一直是醫學界很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因為若能把某個病的來龍去脈推算得越準,那個病就越能被預測及早期被診斷。甚至於預防它的發生。有這些症狀的女性朋友,都算是乳癌的高危險群 詳全文 >
-
想讓胸部更傲人,任意胡亂進補?當心!乳房纖維囊腫找上門。1名年約26歲的女子想讓自己上圍更豐滿,每天服用蜂王乳,半年後發現胸部常有疼痛感,觸摸到不明腫塊。因害怕罹患乳癌,前往醫院就診,檢查發… 詳全文 >
-
3至5成癌症患者有焦慮或憂鬱等情緒困擾,治療不能再侷限於生理官能狀況的改善,癌症照護還應關注心理層面。對此,乳癌病友協會鼓勵病友參與免費的「好心情工作坊」,在病友老師的帶領下,透過日本舞踊、… 詳全文 >
-
乳癌不可怕,只要早期發現治療,依然可以自信抬頭挺胸。北醫附醫乳房外科主任洪進昇醫師指出,乳房向來是女人的重要「性」象徵,面對乳房切除的重大抉擇,迄今仍是國內許多患者心中無法承受之痛,所幸目前… 詳全文 >
-
每天吃青花菜,帶來的好處更多。新的研究結果建議,吃青花菜能改變基因,可預防癌症及心臟病。有一項針對488位乳癌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吃蔬菜最多的前1/4女性患者,其死亡率較其他患者降低了62%…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一般外科蘇智銘醫師表示,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調查發現,在台灣每10萬中,就有64.3人罹患乳癌,尤其在新北市,連續8年乳癌發生的人數都是全國最多,占全國2成的比例;醫師… 詳全文 >
-
國泰醫學中心乳房外科杜世興主任表示,王小姐6年前就診時,已為骨骼轉移的第4期乳癌,透過1年抗HER2標靶藥物的治療,本來骨骼轉移的疼痛、局部行動的受限,都獲得改善,連原本轉移的病灶都消失了。 詳全文 >
-
姐妹們,不要只看重內在美,更要小心乳房健康!台灣乳癌年發生人數已經突破萬人大關,但是許多女性對於乳癌仍然存在一些迷思,常見包括:「穿鋼絲胸罩會罹患乳癌?」「塗抹止汗劑會增加乳腺癌危險?」 詳全文 >
-
一談到乳癌,許多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必需「切除乳房」,成為「少奶奶」,但真的是這樣嗎?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唐于雄表示,不同於傳統的乳房全部切除思維,目前乳癌手術的新趨勢為乳房保留重… 詳全文 >
-
享健康做公益、抽好康!台灣癌症基金會將於10月25日(六)舉辦「粉紅絲帶公益健走」活動,期望國人能以行動響應乳癌防治的重要性!凡報名參加健走者,將有機會將65型Full HD液晶電視、最新款… 詳全文 >
-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晚期乳癌病友的3大心願,分別為長途旅行、陪伴孩子,以及好友相聚,想法與一般人差不多,但她們在積極治療時,必須經常回診和身心的病痛,都成為實現心願的絆腳石。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 詳全文 >
-
量身訂製的乳癌個人化治療時代已經來臨!根據癌症登記報告,國內每天新增約24位乳癌患者,其中約有兩位是屬於HER2受體陽性、荷爾蒙雌激素受體及黃體素受體都是陽性之「三陽性」轉移性乳癌病友。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