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肝癌、肺癌等,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較不常見的癌症,因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罹患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過世,才為社會大眾所注意。過去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除了體抑素、口服標靶藥物的選擇…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3/89480代謝症候群是現代流行的文明病,一旦代謝症候群上身,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會大增,不容輕忽。通常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以「腹部肥胖」為指標之一,營養師提醒,即使…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9317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持續延燒。國外統計與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者中,常可發現合併細菌性感染症。其中更有文獻指出,超過一半的死亡案例有合併細菌感染,其中不乏具有多重抗藥性的細…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7/89249您有血糖控制的困擾嗎?您有高尿酸的困擾嗎?若血糖問題跟高尿酸一起發生在您身上,您知道要怎麼吃嗎?又該怎麼選擇食物呢? 新陳代謝科門診部分病人同時存有血糖控制跟高尿酸血症的問題…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5/89069很多人以為30歲還年輕,卻發現體力開始變差、代謝也變慢,生理機能下降,似乎變得老摳摳,原來這些都與許多 NG生活與飲食習慣有關。如果不想老化太快,除了調整作息改變不良習慣,平時透過…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8/88743不知道為什麼,步入中年後的夫妻生活有了非常大的轉變,先生隨口一句「今天晚餐吃什麼?」,太座立馬暴跳如雷,但下一秒又雙眼含淚地說,因為近期身材越來越走樣,擔心自己被嫌棄才聞「吃」色變…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88810近來本土疫情不斷升溫,新冠疫情已進入各縣市多點爆發情況,指揮官陳時中更直言,未來會有大規模疫情展開,甚至預估月底可能破萬例。面對新冠病毒的來襲,人人自危,營養師建議可從日常生活掌握…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8682減重不是只能青菜過水、不油不肉,過著勒緊褲帶的生活。有不少愛美女性,因擔心變胖而不敢吃肉,就怕吃肉長肉,身材橫向發展!但吃肉真的這麼可怕嗎?日本齋藤糧三醫師表示,肉類食物是人體重要…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88170覺得自己像「社畜」,無力翻轉生活嗎?「社畜」(shachiku)一詞是結合日本的「会社」(kaisha)與「家畜」(kasaku)而來,是企業基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形容被工作佔據、…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8568最近美食吃太多,不但便祕,腰圍也胖了一大圈,討厭的是,就算事後恢復正常清淡的飲食,體重還是屹立不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更快瘦?營養師表示,「減重」遠比「增胖」還要困難,如果不想讓脂肪…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38/87728十九歲的楊小弟因嚴重車禍合併腦出血、胸骨骨折和氣胸住院治療,住院過程中心電圖呈現T波倒置和心臟酵素節節升高等疑似心肌梗塞的表現,難道心肌梗塞發生的年齡已經下降到十九歲了嗎?楊小弟後…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7732年底快到了,大家是不是最近窩在電腦前面拼命在趕工作報告,或是仍然在瘋狂追劇、打遊戲,目不轉睛盯著電腦、手機,你是否屬於高度使用正港的「滑世代」族群呢?還有冬天濕冷的情況常常為了要防…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7714常聽長輩說「手術後要燉魚湯補一補」,這可不是古早偏方,老一輩的智慧還是有科學根據的喔!因為魚肉有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的主要構成物質,有助於組織的修復、幫助生長發育。而開放性傷口…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7399**什麼是夜尿?** 正常人平均一天排尿次數在八次以下,多落在非睡眠狀態時。人體內會周期性地分泌抗利尿激素,晚上時濃度變高,便會濃縮尿液,減少尿量;但若濃度沒有升高或是有其它因素…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7184到底是什麼構成了精油的安全性?如果簡單地只把精油當作從植物中萃取出來的天然物質,我們可以說,它們的安全守則與植物中萃取出來的草藥和食物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只是精油有自己特殊的萃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