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回大地,陽氣升發,蟄伏一冬的身體開始躍躍欲試。中醫認為,肝屬木,應於春季。肝氣的升發如同春季開始發芽、伸展、向上的樹木,因此,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有4種食物護肝功效突出,最適宜在春天吃。 詳全文 >
-
膽囊都切掉了,竟然還會出現結石?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童圭涵表示,病人切除膽囊後,若飲食過於油膩,未來仍有近10%發生膽管結石的可能。 詳全文 >
-
衛部雙和醫院消化科吳立偉醫師指出,傳統的單極電燒針比較適合用於3公分以下的腫瘤,多極電燒的方式則是藉由多根雙極電燒探針所形成的熱能迴路,往內燒灼腫瘤,並往外燒出安全距離,徹底摧毀患者的肝腫瘤… 詳全文 >
-
美食當前,令人難以抗拒,但暴飲暴食可能會引起泛酸、嘔吐,甚至胃潰瘍等不適。美國《醫藥日報》提供了6個自然調理秘訣,幫你緩解燒心等消化不良症狀。少量的黃芥末有利於恢復胃酸平衡,因為黃芥末屬鹼性… 詳全文 >
-
根據國內學者研究證實,蜆蛋白也有抗發炎的好處,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蔡震壽教授於是展開蜆蛋白水解物的保健效果的研究,蜆蛋白水解物經由實驗證實與控制組相比,具有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與總膽固醇含量,並… 詳全文 >
-
我們的胃是個十分敏感的器官,如果不按時吃飯,它就會起來“反抗”,甚至影響人體其他系統的工作。除了損傷記憶,吃飯太晚還有諸多危害,對健康極為不利。 詳全文 >
-
無酒不歡的44歲林先生,總是主動揪攤飲酒,不醉不歸,且將各種護肝保健品視為護身符,來者不拒。以為有吃有保佑,沒想到農曆過年期間喝酒喝到昏迷,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慧芬診斷為酒精性肝炎併急… 詳全文 >
-
1名59歲徐先生,曾經經營酒店時,每日抽菸2包、飲酒至少1500cc,並且常吃來歷不明的保肝丸長達5年。後來轉業為豬肉販,工作竟然不到1小時,便累倒睡在豬肉檯,診斷發現罹患肝癌。國泰綜合醫院… 詳全文 >
-
茶是人們喜歡的飲品,不過醫學專家提醒:喝茶需辨清體質,適當飲用,否則極易傷身。中醫認為人的體質有燥熱、虛寒之別,而茶葉經過不同的製作工藝也有涼性及溫性之分,所以體質各異飲茶也有講究。燥熱體質… 詳全文 >
-
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呂宗儒醫師表示,春節期間,收治1名53歲的女性,發現患者連續數天在家打麻將,引起痔瘡復發,不僅血便,痔瘡組織還脫出肛門外,後由家人陪伴緊急就醫,進行手術治療,才擺脫肛…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