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全世界都會流行的疾病,二十世紀曾發生三次的大流行,1918年在西班牙、1958年在中國貴州、1968年在香港,死亡人數都超過百萬人!現在因為流感疫苗的注射及藥物的進步,因流感重症… 詳全文 >
肥胖是許多現代人所面臨的健康問題,隨著飲食的西化與生活習慣的改變,肥胖正默默的影響國人的健康。肥胖的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會比較高,然而肥胖對癌症的風險又是如何呢?近年… 詳全文 >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流感伺機而動。研究發現,死於肺炎的人數今年更擠下腦心血疾病,首度躍升至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蘇一峰醫師表示,預防釀成肺炎的超級細菌─鏈球菌的侵襲刻不… 詳全文 >
孕期體重控制,一直是女性關心焦點。馬偕醫院婦產部高危險姙娠科主任陳震宇醫師指出,懷孕期間若想將體重控制得宜,可先知道自己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BMI小於24屬於正常指數,孕期體重可增加… 詳全文 >
習慣一頭痛就吞止痛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吳致緯提醒,小心,長期濫用止痛藥緩解頭痛,長期下來不僅止痛藥的效果會日漸下降,且伴隨有潛藏的藥物副作用問題;更會使惱人的「藥物過度使… 詳全文 >
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聽起來就像絕症一樣只能等死,但事實不然!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指出,心臟衰竭大多以喘、呼吸困難表現,並非指心臟完全失去功能或心臟停止,但對於末期心臟衰竭… 詳全文 >
日夜溫差大,又到了腦中風發作高峰期!根據統計,腦中風每年奪走超過1萬人性命,且近年發現腦中風已有年輕化趨勢,如果輕忽,一旦延誤送醫時間,恐影響治療成效,甚至會奪命。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 詳全文 >
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臟血管科賴志泓醫師表示,臨床實驗發現,曾經引發心肌梗塞的人,透過運動等心臟復健的方式,能夠控制心血管危險因子、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唯有積極用藥控制壞膽… 詳全文 >
氣溫驟降,又到年底進補好時節。不過,中醫師吳明珠提醒,急性痛風患者不宜進補,若一定要補,建議緩解期可採「凉補」,要注意的是,涼補並不是一味地「補水」而已,中醫在幫患者調理時,還會選擇「補氣」… 詳全文 >
結節硬化症病童往往被暱稱為「小瓢蟲」,到了青春期時,臉部皮膚顏色偏紅,且長出白色斑點。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神經內科醫師蔡政道指出,除了外觀上的變化,小小瓢蟲最怕頑固性癲癇,如果未能及時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