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朋友們注意!不要以為慢性病是老人的專利,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改變,年輕人罹患慢性病比例也逐漸提高。王浩恩醫師提醒,「慢性病年輕化」正成為新常態,從三高、脂肪肝到代謝症候群,30歲出頭的… 詳全文 >
根據衛福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目前台灣約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超過七成為阿茲海默症,等同至少24萬人正面臨記憶與生活功能退化挑戰。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鄭昶傑醫師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 詳全文 >
老年人常見急症不少,像是「急性」心臟功能惡化導致急性腎損傷或腎衰竭等,此情况可能需要透析治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系陳永昌主任指出,目前高齡居家腹膜透析已經成為國際趨勢,溫和、不須扎針、不… 詳全文 >
主動脈嚴重狹窄因病因可分為退化性、先天性及風濕性。主動脈瓣膜狹窄主要症狀為心絞痛、昏厥、心臟衰竭,一旦產生以上症狀後的平均存活分別為5年、3年及2年,並且嚴重的主動脈狹窄會有猝死的風險。國泰… 詳全文 >
出現下肢腫脹疼痛或呼吸急促等情况非小事,小心是深層靜脈血栓惹的禍,需注意當血栓脫落進入肺部血管,可能導致致命性肺栓塞。台東馬偕醫院心臟內科呂孟穎醫師表示,台東馬偕自3年前引進「經皮機械性血栓… 詳全文 >
古蹟承載的不只是歷史,現在更是一種失智症照護的「社會處方」良方。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於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打造「失智友善文化場域」,推… 詳全文 >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患者有時會感覺胸悶、心悸與呼吸喘。如果藥物控制不佳,心房顫動嚴重會導致心臟衰竭,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心臟內科劉浩天醫師表示,如果心臟衰竭病人或是不想長期服用藥… 詳全文 >
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雖然九成以上為良性,但是仍然不可大意持續追蹤,一旦診斷發現為甲狀腺癌,目前治療為甲狀腺全切手術,儘管會有一些併發症,例如聲音沙啞、低血鈣,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 詳全文 >
脂肪肝不只是肝的問題,也與心臟健康密切相關。根據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美璇教授領導的一項大型研究,追蹤逾30萬名3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首度系統性量化脂肪肝與心肌梗塞、缺血性… 詳全文 >
「牛奶針」又奪命!媒體報導「車模界林志玲」30多歲蔡姓女子,於上個月25日在東區某間診所接受療程,施打「牛奶針」(舒眠針)後昏迷,一度失去呼吸心跳,送醫後昏迷指數長期維持3,歷經19天搶救無…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