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血壓問題,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高血壓,擔心它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當醫師或護理師告訴你「你的血壓偏低」,這是否意味著身體出了問題?低血壓需要擔心嗎?低血壓真的需要治療嗎?聯安預… 詳全文 >
去(2024)年夏季,全球各地經歷新冠疫情高峰,顯示新冠病毒的威脅已不再侷限秋冬季節,專家預警:新冠疫情今年夏季恐再升溫!據統計,超過96%新冠併發重症病例都未接種JN.1新冠疫苗,統計至6… 詳全文 >
懷孕期間為了維持穩定的胎兒循環,心輸出量與全身血液量都會增加,一般來說,心臟負荷量會增加30%至50%,即使無心臟病史的產婦,仍有1%至4%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管栓塞… 詳全文 >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病患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它與腎功能損害的程度相關。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呂秉勳醫師表示,腎性貧血的西醫治療包括直接促使人體造血的紅血球生成素注射和輸血兩部分,但介入時機需視… 詳全文 >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臺北榮民總醫院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 詳全文 >
後疫情時代呼吸道傳染病持續流行,不只影響高齡長者健康,同時衍生的併發重症照護需求,也對台灣醫療量能產生嚴重負擔。長者感染呼吸道傳染病併發肺炎重症死亡率高,有鑑於呼吸道傳染病重症預防重要性,台… 詳全文 >
「類鼻疽」是被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第四類傳染病,類鼻疽由感染類鼻疽桿菌引起。1名40多歲男子去年到越南旅遊,回國後右胸痛且發燒。後來輾轉至員榮醫院求診醫療副院長、胸腔內科涂川洲醫師… 詳全文 >
靜脈曲張是常見的疾病,初期症狀可能只有久站久坐時的痠麻腫脹感,有時可以從外觀上看到細微的蜘蛛絲樣血管,有時可以看到較粗像蚯蚓般的血管,後期可能下肢腫脹,到更加嚴重的靜脈潰瘍傷口等。國泰綜合醫… 詳全文 >
春季是自然界陽氣升發的季節,也是人體養生的關鍵時期。根據中醫理論,春季屬木,與肝相應,因此春季養生的核心在於養肝。一旦肝血不足,恐出現面色暗黃、眼睛乾澀、髮際白髮、手腳痠麻等症狀。衛生福利部… 詳全文 >
淋巴瘤的發生常與B肝或C肝病毒有關,尤其在亞洲地區風險更高,應特別留意。彰基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曾若涵醫師指出,淋巴瘤治療中或治癒後、追蹤中的民眾,應持續使用B肝預防藥物,特別留意病人肝指…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