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葉篤學指出,目前C9orf72基因的功能雖仍不清楚,但一個基因變異竟可引起兩種截然不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一為額顳葉失智症,另一為漸凍人,兩者具有共同致病基因C9orf… 詳全文 >
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101年底國內接受藥物治療的愛滋感染者中,8成體內已測不到病毒量;另有國外研究指出,歧視感受越低的感染者,就醫意願高3倍,讓愛滋病變成可控制的慢性病。為提升感染者的就醫意… 詳全文 >
國內「黑心油」風波沸沸揚揚,引起消費者對於食用油品安全的高度重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用油5撇步」,建議民眾烹調多應使用含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之植物油,以低溫之烹調方式,如涼拌、低溫… 詳全文 >
今天吃堅果了嗎?FDA建議每人每天可攝取1.5盎司(約43克)的堅果類食品,日前美國針對12萬人所做的30年追蹤調查中也發現,每天攝取1把堅果的人(成人手抓一把約45~55公克),在疾病死亡… 詳全文 >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王如雪表示,若能在麻醉前禁菸達12-24小時,體內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值會顯著減少,進而改善血液氧氣供應。不過,對於支氣管的部分,則至少需要48小時才會開始改善,但要得到… 詳全文 >
心臟衰竭屬於高死亡率的疾病,1年死亡率約25%至30%,5年死亡率則高達50%,甚至比癌症都還可怕。目前針對必需換心但等不到心臟移植的心衰竭患者,已經有「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可延長其存… 詳全文 >
面對可能奪人性命的COPD,衛生醫療單位不斷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但一項調查結果卻發現國內68%民眾沒聽過也不知道何謂COPD。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彭殿王COPD的疾病初期尚可靠治療… 詳全文 >
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前陣子臺灣南部甚至在4天內出現12位心肌梗塞猝死案例。心肌梗塞像個不定時炸彈,永遠不知道它何時會被引爆。該如何提早發現、即早預防? 詳全文 >
你知道嗎?人體死亡之後,身體上還有一個器官可以存活得比我們的生命還長久,它就是「肺臟」。美國研究發現,人死亡之後由於肺部還殘存一點空氣,因此可以比其他的器官多活1小時,在捐贈肺臟、器官移植上… 詳全文 >
年輕時明明沒有氣喘,中年後卻老是感覺喘不過氣、喉嚨卡痰,當心可能是吸菸或二手菸所引發的呼吸道長期發炎和阻塞,即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若持續暴露於菸害之中…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