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 4件家事最傷「腕」!2招緩解

    俗稱「腕隧道症候群」的滑鼠手可不是電腦族的專利!其實家庭主婦也是好發族群,以手麻為典型症狀。復健科醫師陳咏亮盤點出幾件最容易導致「腕隧道症候群」的家事,提醒辛苦的媽媽們適度「偷懶一下」,做做… 詳全文 >

  • 3天狠甩8千卡 恐過度訓練症候群

    單車運動是消耗卡路里的好幫手,旅遊節目主持人魏華萱靠著400公里的單車行,橫越中央山脈 ,光3天就消耗了8000多卡,壢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頌凱表示,若平時有規律運動習慣,每日消耗1600至2… 詳全文 >

  • 趕走下背痛!抬頭挺胸縮小腹4貼牆

    下背痛雖不是病,但痛起來卻常要人命。醫師指出,減少腹部肥胖,可降低下背痛發生機率,除應養成規律習慣外,平日無論坐或是站姿,都應抬頭、挺胸、縮小腹,且要加強腹部肌肉耐力與柔軟度,才能遠離下背痛… 詳全文 >

  • 滑鼠手靠推拿?常見6迷思解惑

    滑鼠手用傳統推拿法最有效?不用滑鼠就不必擔心滑鼠手?民眾對於「滑鼠手」存有諸多迷思。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部醫師劉森永指出,許多患者容易忽略「滑鼠手」的疾病前兆,或是採取不正確的治療方式,導致錯… 詳全文 >

  • 媽媽手VS滑鼠手 測麻感輕鬆分辨

    1名40歲家庭主婦因代工串珠藝品,長時間重複手部動作,造成手部出現麻木、刺痛感而就醫,起初以為是家庭主婦常見的「媽媽手」,診斷後發現俗稱的「滑鼠手」。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劉森永指出,… 詳全文 >

  • 錯怪了!腰酸背痛不是天氣的錯!

    許多人常形容自己的身體就像是氣象台,天氣怎麼樣,看身體狀況就知道。天氣濕冷的時候,腰痠背痛的人似乎會變多,有些人甚至抱怨天氣就是造成疼痛的原因。但是澳洲學者研究後指出,背痛與濕冷的天氣之間,… 詳全文 >

  • 中風復健來打怪!體感遊戲提升成效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復健部主任李鴻斌指出,反覆運動肌群是復健重點,復健遊戲能訓練患者各部位肌群及軀幹的平衡、協調度,而復健的重要肌群包括與上肢肌群相關部位的肩、手肘,以及下肢肌群的大腿、膝蓋等部… 詳全文 >

  • 走路助排便 挺胸腳跟著地5要訣

    正確的步行方式可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保持心情愉快,也有助於增加腹部肌肉和腸胃道的活動量。童綜合醫院何致耀物理治療師指出,只要掌握「先站直挺胸、抬大腿、伸小腿,膝蓋打直、腳後跟先著地」5要訣,… 詳全文 >

  • 腦中風失能照顧!逾5成1年再住院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兼晉生醫院主治醫師駱逸明指出,在台灣35 歲以上成人,每年約有3萬人會發生第1次腦中風,1年內再次住院的比例超過5成,死亡率則達到18.8%;追根究柢都與社會「失能照顧」不… 詳全文 >

  • 踢足球易傷踝 3暖身操防腳傷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骨科羅浩儒醫師指出,在全球「瘋世足」觀戰期間,從事球類運動的人口也越來越多。有許多學校足球隊成員或業餘的上班族,在踢足球時不慎導致關節扭傷或韌帶斷裂,建議在從事此類高強度球類… 詳全文 >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