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尿液明顯變黃,小心黃疸找上門!醫籲:「這樣做」能保肝護膽
每年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而當肝臟發炎厲害的時候,即會出現黃疸表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表示,黃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當皮膚、眼白,甚至尿液出現明顯發黃時,這不僅僅是皮膚顏色的改變, 詳全文 >
每年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而當肝臟發炎厲害的時候,即會出現黃疸表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表示,黃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當皮膚、眼白,甚至尿液出現明顯發黃時,這不僅僅是皮膚顏色的改變, 詳全文 >
糖尿病患者即使糖化血色素(HbA1c)達標,仍然可能出現高低血糖的狀況,事實上,餐後血糖波動更容易引發糖尿病的大小血管病變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提醒,當心誤入「3大控糖盲區」… 詳全文 >
「為什麼已經運動一個月了還是沒瘦?」「我拼命運動還是瘦不下來!」這是在診間與網路上常見的抱怨。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常勸病人適度運動與控制體重,預防關節退化與骨質疏鬆。長期下來嘗試的人甚多,成功… 詳全文 >
泌尿道感染是指泌尿道受到細菌、黴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侵入引發感染。常聽聞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方法是多喝水、不要泡澡、少穿牛仔褲、性行為少一點。不過,這些觀念不一定正確,以下將由婦產科醫師謝卿宏,為… 詳全文 >
拿鐵咖啡是許多忙碌上班族補鈣又提神的利器,不過,網路卻流傳:「咖啡因會影響鈣質吸收,導致骨質疏鬆」,咖啡加牛奶的組合,是否真的無法攝取到身體需要的鈣質呢?究竟有哪些食物會搶走鈣質?來聽聽余朱… 詳全文 >
女性月經來潮出現經痛,是常見的困擾,有關引起經痛或是緩解經痛的迷思也不少,像是「吃黑糖、紅糖可以緩解經痛?」、「吃冰、喝冰水容易造成經痛?」究竟這些食物是否真能改善經痛?或者會讓經痛更嚴重?… 詳全文 >
有的人頭痛、生理痛、胃痛發作,卻擔心吃止痛藥會傷肝、傷腎,於是忍著疼痛不吃藥,這樣真的對嗎?該如何選擇止痛藥?疼痛到什麼程度,應該要吃藥止痛?長期吃止痛藥會上癮嗎?來聽聽台灣預防保健協創會理… 詳全文 >
若發現皮膚莫名凸出一小塊,不但愈長愈大,用力擠還會出現惡臭的乳白色膿液,那麼有可能是長了「粉瘤」。「粉瘤和青春痘有什麼不同?」如果錯把粉瘤當青春痘處理,是否隨時都可能感染、發炎,成為不定時炸… 詳全文 >
蘿蔔、洋蔥放到發芽了,這是不少家庭主婦常有的共同經驗!不過,這些蔬果只是發芽又沒發霉,丟掉實在可惜,可不丟又擔心吃下肚影響健康。到底發芽後的食物還能不能吃?是更營養?還是暗藏毒素?就讓中山醫… 詳全文 >
天氣熱,有的人喜歡來一杯冰涼啤酒,配上一盤毛豆!不過,近來網路卻盛傳:「飲酒時來一盤毛豆,有助補充蛋白質、維生素B群,加速身體代謝酒精,幫助解酒。」小巧美味的毛豆真的有這麼厲害嗎?中山醫學大… 詳全文 >
乳房有腫痛或硬塊,不一定代表罹患乳癌。大部份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纖維腺瘤、纖維囊腫或囊腫等,只有十分之一的乳房腫塊有惡性的可能,但即使是良性的腫瘤,腫瘤過大或是產生臨床症狀還是需要追蹤治療。國…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