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長輩走失近1公里,幸運尋回!護理師反應敏銳,化解意外危機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長者走失事件也層出不窮,日前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有1名護理人員即時反應與敏銳觀察,成功避免可能的憾事發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醒,家屬與照顧者要正視長輩行為改變的蛛絲馬跡,若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常迷路等疑似失智症… 詳全文 >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長者走失事件也層出不窮,日前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有1名護理人員即時反應與敏銳觀察,成功避免可能的憾事發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醒,家屬與照顧者要正視長輩行為改變的蛛絲馬跡,若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常迷路等疑似失智症… 詳全文 >
當父母病倒、臥床失能了,該由誰、在哪裡照顧?是馬上要面臨的大問題。長期照護最大難處是,不知道這個歷程會維持多久,何時會畫上句點。老人家有可能漸漸好起來,恢復元氣,重回原來生活軌道;也可能病情… 詳全文 >
根據調查,台灣老年人平均每日花3 小時16 分看電視。將近五成的老人缺乏運動,「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調查」發現過去兩週有運動的老年人僅佔52.3%。他們多半因為年輕時沒有養成運動習慣,或是苦… 詳全文 >
一項由英國基爾大學的新研究發現,每天喝1升含「矽」的礦泉水,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患者認知能力下降,主要是多喝富含「矽」的礦泉水,可顯著降低體內神經毒素「鋁」。營養師趙函穎表示,預防老人痴呆症重… 詳全文 >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指出,一般人開車讓長者坐駕駛座旁邊,可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日前曾在急診遇過一對男女因緊急煞車,造成2起安全帶骨折事件,如果年紀較大卻不知道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的人,… 詳全文 >
安寧療護是在「等死」嗎?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國內有近4成病友及其家屬,認為安寧療護是消極地「等死」,顯示台灣在安寧療護推廣多年後,雖然民眾知曉度提升,但仍有許多迷思尚待加強。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 詳全文 >
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湯振青指出,年過65歲走路越來越慢,小心是「肌少症」纏上身。醫師指出,肌少症是肌肉老化現象,雖然目前對於肌少症的發生原因,並沒有完全清楚,但是可以透過適當的肌力… 詳全文 >
血壓的控制與飲食、作息及運動有著相當大的關係,若能好好控制,除了能預防高血壓之外,如果是收縮壓在120~139mmHg、舒張壓為80~89 mmHg的「高血壓前期」患者,甚至有機會不用服藥治… 詳全文 >
很多人會以為吃多點骨頭湯補鈣就可以的,其實裡面存在著很多誤解,補鈣不一定非吃鈣片不可,注重膳食平衡,合理安排膳食也能達到補鈣的效果。 詳全文 >
你的心臟夠力嗎?根據衛福部公佈的101年國人10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2。顯示在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仍有待加強。專家表示,心血管疾病多好發在有高血脂、血糖、高膽固醇問題的老年人身上。在日常中… 詳全文 >
80歲的黃阿嬤去年底全身發癢起斑、發高燒,送醫後竟發現有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現象,詢問一下才發現是生飲過濾水,因水中水生性細菌感染惹禍,台中慈濟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一心指出,抵抗力差的老人家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