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症照護創新攻略!虛擬實境VR技術模擬演練,助照護者優化照護模式
失智症患者因腦部退化,認知能力逐漸下降,可能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改變等情況。對於失智症照護已經有創新做法,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邀請慈濟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副教授於日前分享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進行失智症照護教育的成功經驗。 詳全文 >
失智症患者因腦部退化,認知能力逐漸下降,可能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改變等情況。對於失智症照護已經有創新做法,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邀請慈濟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副教授於日前分享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進行失智症照護教育的成功經驗。 詳全文 >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指出,有憂鬱症狀的女性,骨鬆機率較一般女性高出1.42倍,鬱卒銀髮族比起一般老人,骨鬆風險更高2.32倍;另高壓工作出現憂鬱症狀的男性,比起正… 詳全文 >
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糖尿病失明率是一般人的25倍,是導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可說是沉默的視力殺手。新北市衛生局繼今年6月推出「國小學童護眼專案」後,再度邀集轄內82家眼科醫療院所合作… 詳全文 >
我周圍的朋友中,氣血不足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總以為人老了,年齡大了,才會虧虛,才會氣血不足。其實,這個想法並不完全正確,年輕人中氣血不足者也大有人在。氣血不足主要由不當的生活方式所引起,以下… 詳全文 >
物理治療師江明曄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最顯著的3大症狀分別為:疼痛、關節功能障礙以及關節僵硬。為中年後常見疾病,關節面的軟骨因長期受到重力以及使用的情況下,開始有了程度上的磨損,若是工作又是較為… 詳全文 >
根據國民健康署6月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2010~2012年全國13縣市30~70歲血管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由台東縣高居榜首。而2013年各縣市血管性疾病危險因子(抽菸、過重及肥胖、運動、飲酒… 詳全文 >
冬天流行性感冒又來了!每年自10月起就進入流感的高峰期,甚至可延續到明年2月,家中有抵抗力弱的老人,或是罹患慢性病的人,以及2歲以下的幼兒,都是感染流感的高危險族群。令人吃驚的是,一旦感染流… 詳全文 >
類癌,是癌症嗎?類癌主要發生在60、70歲的老人家,而女性以及有家族病史者,是另外的危險因子。類癌細胞的生長較溫和緩慢,惡性程度不如常見的癌細胞,而且通常是沒有症狀的,大多數是透過大腸鏡檢查… 詳全文 >
心房顫動是造成腦中風的隱形殺手,雖不致構成立即的生命危險,,但可能造成日後失智的風險,卻不容小覷。醫師提醒,為減少因為心房顫動所造成的中風,以及「血管性智能障礙」風險,應注意「二避一要」。成… 詳全文 >
戶外空氣拉警報,寒涼的風中飄散著具致癌危險的細懸浮微粒PM2.5,讓許多人捨棄外出活動的機會,寧可待在室內。不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部主任顏啟華提醒「密封族」,若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會… 詳全文 >
糖尿病是現代文明病,在台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個人有糖尿病,且隨著年紀越大,罹患比例越高。其典型症狀為劇渴、多尿、體重減輕,若血糖控制不佳,症狀將更明顯。衛福部台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