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在病人使用后发现,1/3的病人植入双心室再同步节律器后,其左心室收缩指数可以维持住,其症状会有某种程度的改善,1/3病人是则是无反应者,并没有效果,左心室功能仍会持续恶化,但是有1/3病人的左心室收缩指数,维持一段时间后还会持续进步,其症状会有明显改善,称之为左心室再重塑,如古语「同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就如同本文这位82岁的阿嬷,左心室收缩指数从20%进步到60%。
需同时植入三条电极导线,手术过程较复杂
手术是在心导管室进行,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手术的伤口位于左侧或右侧锁骨下方,在X光透视下,将电极导线,利用静脉切开或静脉穿刺的方式,经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置入右心房、右心室,并经冠状窦逆向到心静脉内固定,并将节律器电池植入皮下。因手术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相较于一般的心脏节律器手术,双心室再同步节律器手术的风险较高一些,如气胸、电极导线放置失败、冠状窦剥离、导线脱落、心律不整、心包膜积血等。所以双心室再同步节律器并非要完全取代药物治疗,病患仍需依医师指示下调整药物的使用,健康饮食的习惯仍须保持。目前中央健保署规定,病患要符合以下三项条件才可以接受双心室再同步节律器:
一、心脏衰竭经适当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善。
二、心脏功能评估为纽约心脏学会功能分级第三级或第四级。
三、合并有左侧支束传导完全阻滞,QRS波的宽度≧120毫秒,左心室收缩指数(LVEF)≦35%,而且必须事先审查。
约30%的心脏衰竭病人,会出现心脏传导系统障碍
根据研究,在所有治疗心脏衰竭药物都已使用的情况下,CRT可以再降低近3成的死亡率。笔者自2002年4月起完成第一例至今,统计起来2/3的病人其左心室收缩指数有显着的改善(图四)。因此,在治疗心脏衰竭的同时,若能注意是否有左支传导阻断,找出适合的病人,双心室再同步节律器将会是一项相当有效的治疗。
本文作者/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电生理学科主任柯文钦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吴俊逸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李孟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