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会随着想法、认知而改变
有句禅话是这么说的:“美女在情人眼中是愉悦,在和尚眼中是杂念,在蚊子眼中,则只不过是一顿飨宴罢了。”
这句话言简意赅:事物在眼中的样貌,会因为想法、认知而不同。比方:下雪,对某些人而言,代表着冬天的乐趣:滑雪和雪人,是值得欢庆的。然而,对另一些人而言,下雪则代表灾难:天气酷寒、汽车熄火、打滑翻车等等。
再如,遇到蛇对许多人来说,会认为是件倒霉的事,甚至被吓得半死,可是对一个喜欢蛇或专门捕蛇的人来说,那可是件幸运的事。若是遇上了印度教的虔诚信徒,可能还会将蛇视为神的化身,下跪膜拜呢!外在事件本身并不必然决定了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反而是我们如何诠释事件,才是关键所在。
曾读到一则案例:有个年轻人失恋了,一直无法接受打击,情绪低落。于是,他找到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告诉他,其实他的处境并没那么糟,只是他把自己想得太糟了。心理医生问他:“假如有一天,你到公园的长凳上休息,把你最心爱的一本书放在长凳上,这时候走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把你的书压坏了。你会怎么样?”
“我一定很气,他怎么可以随便损坏别人的东西呢!”年轻人说。
“那我现在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心理医生接着问。
“哦──原来是个盲人。”年轻人摸摸头,想了一下,接着说,
“谢天谢地,好在只是放了一本书,要是油漆、或是什么尖锐的东西,他就惨了!”
“那你还会对他愤怒吗?”心理医生问。
“当然不会,他是不小心才压坏的嘛。我甚至有些同情他。”
心理医生会心一笑:“同样的一件事情──他压坏了你的书,但是前后你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可能是因为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吧!”
“没错,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很显然,让我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选择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