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12/12 下午 07:09:05

不只是“抖”,走路缓慢…掌握初期3症状,战胜巴金森病!

(關鍵字: 憂鬱症 , 失智 , 手抖 , 巴金森 , 吳瑞美

全台约有四万名巴金森患者,罹病人数逐年增加。台大医院神经部主任吴瑞美指出,近2成巴金森病患者于青年发病,近期门诊中最年轻的发病案例仅18岁,而巴金森病并非大家过往所认知的老年病。虽然巴金森病的病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实际了解疾病的人却少之又少。据台大医院巴金森症暨动作障碍中心最新一份巴金森病认知网络调查发现,逾9成民众不清楚巴金森病的初期症状,大多对巴金森病早期症状的认识仅限于“抖”,因而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巴金森病若延误治疗,恐会加速失去行动(失能)、表达能力的速度,更也增加合并老年痴呆与忧郁症(失心)的风险,患者更可能陷入四失威胁。

为能提升民众对巴金森病的认知,增加及早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台大医院巴金森症暨动作障碍中心首度以四位巴金森病友的罹病历程改编,制作“期盼脱困的灵魂-巴金森病四篇章”,带领大家走进巴金森病友的世界,唯有了解才能进而减少疾病所来带来的危害。

巴金森病早期症状:单侧手抖、行走缓慢小碎步、面具脸

轻忽症状、延误就医,恐加速巴金森病四失威胁

海内外影视作品都曾以巴金森病为题材,却不到1成民众清楚巴金森病症状,据统计,高达7成民众皆将巴金森病与老年痴呆症画上等号。吴医生表示,巴金森病与老年痴呆症虽然都属于脑部神经性疾病,但是“巴金森病的症状是先以神经退化性、进行性动作障碍问题表现”。然而,巴金森病不只是“抖”,初期症状可分为3种:单侧手抖、行走缓慢小碎步、面具脸(脸面无表情)。其中,约3成患者早期症状为走路步态不稳、行动缓慢,且民众多轻忽此问题,而延误就医。

吴医生表示,巴金森病脑部功能的损伤不可逆,若无及早发现、治疗,恐加速患者出现动作障碍、丧失行动能力的时间,也将让患者失去口语表达能力。据统计,约2~3成患者罹病晚期会出现老年痴呆问题 ,更有43%巴金森病患者会因疾病恶化而并发忧郁症。吴医生更指出,门诊中常有患者认为一旦罹病后便无法控制,只能坐等生命逝去。其实现在已有多种巴金森病的治疗方式,会根据患者不同症状,提供不同的治疗选择,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推迟疾病恶化。患者若未妥善控制,未来可能会让自己掉入巴金森所带来的“失去行动能力、失去表达能力、失去快乐、老年痴呆”的四失威胁。因此,吴医生提醒大家,切勿轻忽巴金森病初期症状的征兆。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