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鬱症又稱憂鬱症,是一種以情緒低落為主的情緒障礙。情緒低落為一般人正常的情緒經歷,但若情緒低落無緣無故發生,且頻率過高、持續時間過長,就是一種病態。 詳全文 >
-
【查症狀】褪黑色素增多 詳全文 >
-
【查症狀】精神萎靡 詳全文 >
-
憂鬱症患者經常容易影響睡眠品質,常見出現失眠或嗜睡等狀況。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指導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一項… 詳全文 >
-
衛福部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全台近200萬人具有憂鬱傾向,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則占5.2%,人數約12萬多人。憂鬱症患者的用藥治療效果,卻可能因人而異。國外研究證實,透過血液檢測精… 詳全文 >
-
今日9/10為世界自殺防治日,根據衛福部2024年十大死因報告顯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再度進入我國十大死因,其中在15–24歲與25–44歲兩組年齡層中,更高居第二名,呈現年輕化趨勢。恩主… 詳全文 >
-
維生素D除了與骨頭健康有關,還參與腦中多巴胺、血清素的合成,對調節情緒與思緒運作至關重要。精神醫學科尤冠棠醫師表示,當身體缺乏維生素D,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會被打亂,使人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 詳全文 >
-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常常坐立難安、緊張不定、容易疲倦、煩躁易怒等症狀。烏日林新醫院身心科張君維醫師表示,對於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方面與憂鬱症類似,主要以血清素及正腎上…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2015-2017年「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台灣兒童青少年罹患任一精神疾病的終生盛行率高達32.3%,幾乎每3位孩子,就有1位曾遭遇心理健康問題。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 詳全文 >
-
感覺全身都痛,從頭到腳都不對勁,小心慢性疼痛與其他共病一起找上門!光田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醫師表示,慢性疼痛常互為共病且多樣化表現,可遊走於神經科(偏頭痛、纖維肌痛症、腦傷症候群)、復健… 詳全文 >
-
在台灣約有200萬人飽受憂鬱症困擾,但卻不到五分之一的人願意尋求專業幫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許書豪說明,當藥物和心理治療效果有限時,深層經顱磁刺激(Deep TMS)…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患者的記憶、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盧韻如表示,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利用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的治療方法,在改善阿茲… 詳全文 >
-
女星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驟逝,消息一出震驚全台,也在一夕之間在醫療基層引起一波流感疫苗接種潮。吳文誠中醫師表示,同時患有3種病史的人,包括氣喘、二尖瓣脫垂與憂鬱症,像是媒體曾經報導大… 詳全文 >
-
台灣已經是超高齡社會,老年疾病值得關切,尤其是老年憂鬱症的症狀通常不如典型憂鬱症那般明顯,更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或身體不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許多高齡… 詳全文 >
-
在高齡族群中,憂鬱症的患病率可能高達7%至20%。目前台灣只有最高約3.8%的患者接受治療,顯示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存在不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老年憂鬱…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