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6/1/5 下午 08:33:59

抗老化降死亡风险 台湾卫生研究院:肌肉多寡是关键

(關鍵字: 運動 , 肌肉 , 肌肉量 , 劉燦宏 , 肌少症

维持足够肌肉量 减缓老化最佳方案

评估是否有足够的肌肉量,是分辨老人死亡风险高或低的有效工具。台湾卫生研究院认为,应该将身体的肌肉量视为筛选高风险老人的重要指标,而不再是去强调降低或增加身体质量指数(BMI)或体重。

庄绍源指出,根据台湾卫生研究院2014年公布的老人追踪研究显示,身体质量指数与总死亡率呈现反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较瘦的老人有较高的死亡风险,而过重(BMI介于24~27 )的老人有最低的死亡风险。所以,BMI 可能不太适合用来当作老人肥胖的指标或是不健康的指标。

庄绍源表示,台湾卫生研究院检视其他身体组成指标,发现肌肉量与死亡率有关系,当身体肌肉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男性11.45kg/m2;女性8.5kg∕m2)以上,死亡率就不会再减少;另一个说法是,肌肉量低于这一个标准,死亡率就会提升。

足够的肌肉量是维持日常体能活动的关键之一,肌肉量不足,可能是营养失衡或是活动力不足的一个结果,这两项因素都会导致老化的快速发展。因此,维持足够的肌肉量,可能是减缓老化的最佳方案之一。

营养失衡、运动不足 影响肌肉成长

造成肌肉量减少的原因相当复杂而多元,台安医院脑、脊髓神经内科主任林冠宏指出,除了不可逆的年龄老化因素外,会使肌肉流失,还牵涉到内分泌、神经、营养、缺乏运动,还有癌症疾病等诸多因素。

人体内分泌系统攸关肌肉成长因素,人会长肌肉,但也有人吃再多也不长肉,原因就出在内分泌的问题上。林冠宏分析,透过肌肉内在的发炎程序,因氧化与自由基的影响,也可能导致肌肉细胞凋亡;而神经负责指挥肌肉,一旦神经受伤或是如中风病人般神经无法支配肌肉,自然会导致肌肉出现萎缩;营养不足或不均衡,或是癌症细胞抢走营养的吸收,以致缺乏肌肉生成所需的蛋白质元素等诸多原因,都会造成“肌少症”的出现。

庄绍源指出,从2005~2008年的“台湾民众营养与健康调查”研究显示,中壮年族群当中,也有过量摄取蛋白质的情况,其中,男性超过建议摄取量71%,女性超过建议摄取量51%,但是,这些中壮年族群缺少运动,而肌肉的维持,除了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更需要有规律的运动(特别是阻抗肌力训练)的配合。 在目前台湾人生活型态越趋于“静态活动”的情况下,未来肌少症的盛行率可能还会持续增加。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