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11/9 上午 11:12:05

看待“食安问题” 你不可不知的5大观念

(關鍵字: 黑心食品 , 食安 , 食品加工

“这食物吃了有害吗?”、“我可以安心购买吗?”、“现在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吃的?”面对中国大陆甚至台湾层出不穷的食品事件,除了人人自危之外,我们还能如何因应?

食品事件不全是食品“安全”事件

近年来食品相关议题备受人们重视,相关报导也层出不穷,当有产品违反食品卫生标准时,媒体便会大肆报导,该食品的添加物含量超过标准规定的几倍,接下来的几天,透过各种媒体管道强力放送,将该食品冠上“毒○○、黑心XX”的头衔,民众无不人心惶惶,深怕已将有毒物质吞下肚,危害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安全”是避免使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伤害,包括慢性与急性的危害。综观近10年来的食品事件,若以事件本质的角度来看,可以区分为食品消费事件(如:标榜使用天然食材,实为使用人工原料等广告不实案件)、食品管理政策面事件(如:是否开放美国牛肉进口),以及食品违规事件(如:食品中添加未经核准使用的动物用药、塑化剂、顺丁烯二酸酐等),而这些所谓的食品事件并不全是食品“安全”事件。因此,若民众能对“消费有疑虑”和“有安全危害”的区分有所认识,就可免除过度不必要的恐慌。

检验结果中并没有“零检出”一词

随着检测技术不断进步,新的分析方法、新的仪器都能提高检验的灵敏度,即使其浓度可能是ppm(百万分之一)、ppb(十亿分之一),甚至是ppt(一兆分之一),消费者只要看到“有检出”,无论数值为何,都会感到不安。于是,要求“零检出”的声浪涌现,似乎非得交出含量为零的检验结果,大众才能安心。然而,真的有所谓的“零检出”吗?

一般大众误以为“零检出”就是代表没有任何添加物或有害物质存在,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检测仪器对任何物质都有其存在感度的极限值,因此,以“未检出”来表达食品中该物质的含量趋近于零,以致于机器无法检验出结果,更为恰当。

另外,随着科技发展,检测仪器的感度越来越精细敏锐,很多原先没有问题的食品也可能会被检验出含有极微量的有害物质,但只要摄取量在安全剂量内,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举例来说,以蔬果种植过程中,有时就算未被喷洒农药,也可能因为旁边农场喷洒农药时,透过风、水源、土壤等媒介加以散播,造成检验出农药残留的结果,只要在法规容许范围内,烹煮前经过适当处理与洗净,对消费者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

会不会造成健康危害取决于你吃了多少

风险评估是以科学数据为基础,评估特定状况下的风险,其中“摄取量”是很重要的概念。当被问到二恶英有没有毒,大家一定会说它是世纪之毒,当然有毒。其他如三聚氰胺、塑化剂、多氯联苯等,同样会得到有毒的回答。但若问到我们每天都在吃的“食盐”或“水”有没有毒时,就会有人稍微迟疑了一下,回答说看吃了多少决定。其实就算是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食盐”或“水”,短时间内摄取过多的量,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并不是只有“食盐”或“水”才须如此考虑,二恶英、三聚氰胺、塑化剂、多氯联苯也是如此,一切都与摄取量有关。

从摄取量的概念来看,我们常听到某某东西“吃多了有毒”或是“吃多了会致癌”等说法,都是不完整的。究竟吃多少量才是吃多?对健康的风险必须同时考量毒性与摄取量(图1),仅有毒性的描述并不能与造成健康危害直接划上等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