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4/1 下午 06:29:30

增强脾胃功能一定要靠进补?这样轻叩牙齿、捏脊椎等简单小动作就有效

(关键字: 腹泻 , 消化不良 , 脾胃 , 脊椎 , 牙齿

很多老年人,因为年纪大了,脾胃功能逐渐减弱,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老年人的脾胃越来越虚弱,那么要用什么方法能让老年人的脾胃功能有所好转呢?这里向大家推荐两个健脾胃的小动作:叩齿、咽津。

「叩齿」就是上下牙齿轻轻叩击,这样可以改善牙周内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坚固牙齿;「咽津」就是将口中产生的唾液随时咽下。多咽唾液,唾液中含有分解食物、助消化和提高免疫力的成分,咽下的唾液能够「灌溉」人体的五脏六腑,对于增强脾胃功能也有不小的帮助。

乍看之下,这两个动作很小,很多人可能会怀疑这样做的效果。但其实,这两个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对脾胃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那么,叩齿咽津同脾胃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古人在医书《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而叩齿咽津能健脾胃的具体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叩齿能够起到健齿的作用。

齿健,食物就容易被嚼细,于是胃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也就轻松多了,这就起到了养护脾胃的作用;第二,脾「在液为涎」,和胃相表里。「涎」其实就是口津,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中医上还说「肾为唾」「唾」则是唾液中较稠的部分,两者合为「唾液」,唾液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

经常叩齿就能够催生唾液,下咽则咽之有助于胃「腐熟饮食物」,同时也能促进脾的「运化、升清」,从而达到减轻脾胃负担的目的,脾胃的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古人曾对咽津液有这样的观点:「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以下再介绍一下如何进行叩齿的运动:首先要叩齿三十六次,再将自己的舌头在口腔里进行搅动,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口腔里的唾液变多。

接下来,闭上双目,将口腔里的唾液分三次缓缓咽入腹内,同时可以用意念慢慢地把它送入丹田(肚脐下三指的地方),并试着用意念守住丹田一会儿。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