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的處置原則及治療
腸胃炎患者最常見症狀為上吐下瀉,所以水分電解質的攝取補充非常重要。對於病情較輕的病毒型腸胃炎,多數不需要抗生素治療,通常採支持性療法,建議前一到兩天需禁食僅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以喝一比一稀釋的運動飲料或是電解水,讓腸胃道先得到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及腹瀉有比較改善,也可以開始試喝米湯,然後循序漸進再慢慢吃白粥等清淡飲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食物,如果支持性療法兩天都完全沒有改善,那就考慮要就醫。
五歲以下嬰幼兒是腸胃炎的高危險群,通常可先禁食約4-6小時即可逐步恢復正常進食,嬰兒可以繼續哺餵母乳或配方奶,較大幼兒可以先給予米湯、稀飯、蘋果、白吐司等,若腹瀉改善則可正常用餐,並避免油膩食物及含糖飲料。大部分的腸胃炎都可以在這些處置下獲得緩解。
但當出現以下症狀就必須盡速就醫且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
持續嘔吐無法進食
無法控制的腹瀉(一天大於6次)
高燒持續二到三天以上
強烈的腹痛
出現血便或膿便
出現意識不清的及嗜睡的情形
出現嚴重脫水情形(呼吸心跳加快、血壓降低、口腔黏膜乾燥、尿量減少)
腸胃炎的預防
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糞口接觸傳染,經由受到患者的飛沫、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器皿、或水源傳播,以及食入受早就存在的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所以勤洗手是最重要的。進食前、出入公眾場合、處理生鮮食物及如廁後都是洗手的時機。
出門返家後第一步先確實洗手,可避免將外來的病菌帶回家。在外更盡量少用手接觸口鼻黏膜,以減少染病的機會。家中如有生病的人,更須注意個人衛生,需使用公筷、確實洗手、以減少家中群聚感染。飲食方面,特別是幼兒、老人抵抗力較弱,海鮮肉類雞蛋等食物應避免生食,最好要完全煮熟後食用。注意食物保鮮,過期不新鮮食物盡量不要食用。在流行的季節,最重要的還是重視個人、環境及飲食的衛生。

疲勞、容易累是貧血惹禍?女中醫教你正確吃,告別血虛體質不再「虛累累」
真恐怖,每逢過年胖3斤!營養師教三招拒絕肥胖秘訣:健康零嘴聰明吃
減內臟脂肪遠離三高有妙招!研究:每天至少10克水溶性膳食纖維就有效
護理女神猝死,黃明志疑搜出「愛他死」!楊聰財醫師:「愛他死」4大致命風險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今年流感病毒株大魔王是誰?什麼是流感三部曲?「流感重症OUT!」衛教開跑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