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情形持续好几个月。每天早上我满怀希望到学校,到了下午却挫败不已地离去。课程沉闷而单调,更糟糕的是,我逐渐变成自己极度厌弃的老师,唠叨、专横、漠视学生。我的学生愈来愈不快乐,更加大胆地反抗。好不容易到了学期末,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撑多久。
隔壁班的老师珍.戴维斯成为我的救星。那天我对她坦诚相告,她给我一本翻烂的书《如何跟孩子说话及如何听孩子说话》。她说:“这本书里的技巧,使我和学生的感情更融洽,班上学生的情形也改善了。或许对你会有帮助。”我谢过她,把书放进手提包,忘得一干二净。一个星期之后,我感冒了,躺在床上休息,无聊地翻开那本书。第一页的粗体字映入我的眼睛。
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行为。接纳孩子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才有良好的行为。我躺在枕头上,闭上眼睛。我是否接纳学生的情绪?我在脑海中回想这个星期我和孩子们的对话。
学生:我不会写。
我:胡说。
学生:我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写。
我:你一定想得出来!不要吵了,快点写。
学生:我讨厌历史。谁在乎一百年前发生的事情?
我: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国家的历史。
学生:很无聊。
我:不会无聊。只要你注意听,就会觉得有趣。
真讽刺。我一天到晚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绪,我却反驳他们,和他们争辩。结果我最常说的话是:“你的想法是不对的,听我说。”
我坐了起来,努力回想。我的老师是否也是如此?高中时我因为第一次不及格深受打击,老师想要鼓励我:“没什么好难过的,丽兹,你的数理能力不错,只是不用功。下次再努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