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如今依然钟爱当初爱上的第一句格言:「多爱少信任,永远独立自主。」(Love many, trust few, and always paddle your own canoe)。八岁时,外婆教我这句老生常谈的美国格言,原始出处早已不可考。这些年来,这句话一直触动我的心弦。
我从小就爱上这句话,不只是因为它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它还帮助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十二岁那年,我在麦德琳.兰歌(Madeleine L’Engle)的《永恒之光》(A Ring of Endless Light)两百多页读到一个句子,深深着迷,不禁停下来好好回味:「你必须先了解黑暗,才能意识到光明的存在。」(Maybe you have to know the darkness before you can appreciate the light)我用半永久定色的麦克笔写在手臂内侧,那周大部分时间这句话都保留在我的手臂上(在我心里则留了大半辈子)。
从此,我开始搜集各种格言。
从好笑到深奥,简单到复杂,悲伤到狂喜,鼓舞人心到严厉要求……形形色色的格言都在我的收藏之列,每当需要慰藉或鼓励、洞悉真相或当头棒喝时(往往是后者),我就会求助于这些格言。
不论我住在哪里,都会把这些格言钉在墙上。我已经把所有格言都记在手帐里,而且在电脑中存档。我在撕开的信封背后、绵延的沙滩上随手写下格言。在我三本珍贵的书中,随处可见它们的踪影。
我也把这些格言用在我的婚礼与祝词上(嬉皮与女性主义版本的准妈妈产前派对)。我在妈妈的追悼会上朗读别人的话,把她自己的话刻在她的墓碑上:「我永远在妳身边。」(I’m always with you.)。
当朋友和情人遭遇顺境与逆境时,我提供格言给他们,以此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情感。二十六岁那一年,我自创了一句格言:「我无所畏惧。」(I am not afraid..)这句话带领我一路走过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而一开始激励我踏上旅程的是妈妈告诉我的格言:「你可以选择让自己置身于美景中。」(Put yourself in the way of beauty.)
几年后,当我开始认真撰写第一本书时,每天我都会看一看书桌旁边的黑板,阅读芙兰纳莉‧欧康纳(Flannery O’Connor)与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的格言,从中获得激励。我生第一胎的时候,阵痛超过四十个小时,当时我把拉姆.达斯(Ram Dass)「活在当下」(be here now)的建议当成救生圈;后来,面对两个飞快长大的孩子,这句话也以不同的方式帮助了我。
我把格言当成灵魂的迷你使用指南。由于我太了解格言让人受益无穷,不禁想要把这些格言收录在本书中。我这么做,并不是因为相信自己的智慧,而是相信这些文字有股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意图、厘清思绪,反驳我们大多数人脑海中萦绕不去的怀疑声浪:「你做不到,你不会这么做,你根本不应该这么做。」格言的精髓就在于它永远给你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