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0/3/4 上午 10:38:00

面对悲伤的人该怎么办?给他有人陪伴的独处空间,理解对方情绪才是好关心

(關鍵字: 睡眠 , 情緒 , 憂鬱 , 陪伴 , 悲傷 , 關心

例如,一位员工的直系亲属过世了,在请完丧假后回公司上班,但是表现与努力程度都不如从前,他的上司与同事会谅解多久呢?即使失去的亲人都是直系亲属,父母跟子女的过世,给人的感受就很不一样:特别的是,父母若是高龄过世,大家预期当事人会比较快恢复;若是子女过世,因为不符合常规,周围的人会假设当事人受创比较重,难以恢复,也就会比较可以宽容当事人,给他们多一些的时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无形的时钟,有意无意,会用这个时钟来设定我们对别人的期待与要求。

亲友过世时的悲伤,与忧郁症有所不同

古时候,父母过世要守孝三年。当这样的观念被质疑时,孔子在《论语》中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的意思是:儿女出生时,要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所以守丧三年,本是天下应该通行的丧期。难道你不该回报父母这养育三年的爱吗?

这应该是礼数。至于心理的适应和情感的恢复,因为个人差异很大,所以不容易界定一个客观的标准,也只能取一般人的平均时间了。

根据过去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人会在失去亲人后的十二到十八个月内适应改变,恢复正常的生活作息。在这一年到一年半之间,是很重要的时期,因为当事人通常会需要适应这第一年没有对方的日子:第一年没有爸爸的生日,第一年没有妈妈的中秋,第一年没有他们的除夕……。

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在有关失去至亲好友这个项目上做了修改。第一,之前在重度忧郁症诊断标准中的注明:失去亲友的两个月内,不要轻易下诊断,这个注明被删除了。

删除这个注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研究发现,亲友过世时所经历的悲伤,还是与忧郁症的症状有所区别,因此,在失去亲友的过程中,同时也患有重度忧郁症,是可能的。第二,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有一项新的诊断:持续性复杂哀恸疾患(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 PCBD)。这项诊断试图区分正常的哀悼与造成生活健康障碍的复杂性哀恸。除此之外,PCBD将诊断的时间条件设为一年。

E.J.的父母过世不到一年,下诊断也不是目前的重点。我要确认的是她生活功能的基础不能长期被忽略。若吃不够,睡不好,一两天还可以,但持续一周以上,身体的各项功能与系统都会开始受到负面影响。身体一旦出状况,心理健康也会直接受到冲击。所以我隔没多久,就要询问E.J.身体基本情况,例如在吃、喝、睡眠的情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