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主张夏天应该要吃姜养生。不过,生姜属于温热性食物,应该冬天吃用“温热”驱走“严寒”,夏天这么热,应该要吃冰才清凉消暑!夏天吃姜将难道不会火上加油?听听中医怎么说。
夏天猛灌冷饮、吹冷气 头痛、胃虚寒等症状容易找上门
要解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谚语,必须从夏天的人体状态及饮食习惯谈起。中医蔡光前表示,夏天天气炎热,气温度升高体温也会跟着上升,人体为了维持稳定的体温,体内的血管会扩张、皮肤的汗腺会舒张开来排汗,散去体内的热气。
若此时贪图一时凉快,吃剉冰、芒果冰、冷饮或冰啤酒等寒凉饮食,会造成胃中虚寒、消化不良,进而引发一连串恶心、没胃口或拉肚子等症状。
再加上夏天炎热,许多上班族喜欢待在冷气房内,回到家觉得暑气逼人流汗不止,冷气再继续开,如此长期下来人体也容易受寒,出现怕冷、头痛、肩颈酸痛、腰痛等症状。而且冷气还可能让毛孔闭塞,使暑气闭郁在体内。
夏天吃点“姜” 温胃散寒、有助于解除受寒症状
中医蔡光前指出,古人主张夏天要吃“姜”,其用意在于“姜”是温胃良药,又有止呕、出汗的功效。夏天冰凉冷饮喝多了,或是长期吹冷气出现受寒的症状,此时适量喝点姜汤、吃点姜丝、姜片出点汗,能温胃散寒,不让体内寒气积累,有助于缓解胃中虚冷的不适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受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