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9/27 下午 12:12:36

銀髮族咀嚼吞嚥障礙,越吃越少?日本研究:老人厭食症增加40%失能風險

(關鍵字: 銀髮族 , 老人 , 厭食症 , 董氏基金會 , 失能 , 吞嚥障礙

銀髮族有咀嚼吞嚥障礙越吃越少,不可忽略!而老人厭食症也會導致銀髮族營養不良和不健康狀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表於《惡病質、肌少症和肌肉》期刊的研究,調查4393名、平均年齡76歲的銀髮族,經過各項檢查及2年追蹤後,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顯示銀髮族一旦開始有厭食現象,未來有更高的比例會衰弱甚至失能。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表於《惡病質、肌少症和肌肉》期刊的研究,調查4393名、平均年齡76歲的銀髮族,經過各項檢查及2年追蹤後,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表於《惡病質、肌少症和肌肉》期刊的研究,調查4393名、平均年齡76歲的銀髮族,經過各項檢查及2年追蹤後,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

銀髮族若出現衰弱或失能情形,以後恐長時間臥病在床,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平均年齡雖然上升,不健康餘命卻創新高,晚年平均有8.5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長命不等於好命!且台灣2020年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未來少子、高齡化的現象將更趨明顯,年輕世代將承擔更多照顧長輩的責任,對健保也會造成沉重負擔,根據統計,2020年健保總額已達7526億元台幣,其中65歲以上,慢性病醫療費用占率為47.9%,當中很多慢性病都是因營養不均衡所引起。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老人厭食症是導致營養不均衡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厭食症在國人晚年發生率高,可能原因如附件。而細究銀髮族的營養不均衡或營養不良,發現「食不下嚥」是一大關鍵因素。食不下嚥包含咀嚼吞嚥功能退化、咬不動、嚥不下、沒食慾等,一旦進食出現困難,就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衰弱、肌少、體重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狀況,提高了其他各種疾病的發生率,甚至會加速失能、臥床,造成惡性循環,對生活品質、死亡率均產生負面影響。

許惠玉進一步說明,要分辨長輩是否有老人厭食症,除了觀察進食狀況外,非計畫性的體重降低也是重要警訊。依據2019年澳洲多倫斯大學發表於《臨床營養與代謝照護的最新觀點》期刊的文獻,針對老人厭食,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也更有效;因一旦銀髮族因為進食量變少而導致體重顯著下降,就算後續有積極的營養介入和治療,改善的效果也有限。而要預防老人厭食症的發生,需要從多方面來改善,建議家人一定要多觀察長輩的身心狀況,包括是否保持一定的「活動、運動、互動」,特別是長輩的「進食情況」。若是出現咀嚼吞嚥困難的現象,可以用「好咬好吞安全喝」的飲食,讓其安全地經口進食。許惠玉特別提醒,有些家人因為擔心長輩嗆咳,而讓其長期灌食或是只喝流質食物,這將使得長輩的咀嚼吞嚥能力加速退化,造成惡性循環。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