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烘焙:浅焙豆的丙烯酰胺含量较高
咖啡豆在烘焙时会出现两次爆裂声,大致上可依照烘焙的爆裂声区分焙度(注),在一爆前后可称为“浅焙”、一爆结束至二爆前的空档则称为“中焙”、二爆中期至结束则为重焙。烘焙时的温度非常高,咖啡豆的温度会逐渐加温至200度以上,这样的高温环境有利于丙烯酰胺的生成。
注:更精细一点需要以Agtron红外线检测仪检测,或以标准色卡比对。
理论上,烘焙应该会让丙烯酰胺持续的生成!但是有研究将咖啡生豆(阿拉比卡)以摄氏220度烘焙60分钟,其中5、10、15、20、30与60分钟采样检测丙烯酰胺含量,结果发现在这些时间点中,以5分钟的含量最高,而在另外一则研究中指出丙烯酰胺约在烘焙开始的1分钟生成量最多,这也代表丙烯酰胺在“浅焙”豆的含量,会高于中焙与中焙的咖啡豆(连结)。
因为,高温除了会促进丙烯酰胺生成以外,也会造成丙烯酰胺继续的裂解!如果可以生成丙烯酰胺的原料,在烘焙前期皆反应完毕,这也代表在烘焙中期之后没有原料可以再生成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又继续的降解,所以中、重焙咖啡豆的含量会远远低于浅焙的咖啡豆。
不过,我们就因此要舍弃浅焙的咖啡豆吗?
其实我并不赞成这样的挑选方式,以台湾人饮用咖啡的习惯,浅焙的丙烯酰胺含量其实并未严重的伤害身体,而浅焙咖啡豆所含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中、深焙的咖啡豆,如: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等等,所以还是建议以“浅焙”的为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