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7/15 下午 06:33:57

你吃对了吗?不是褐色、粗糙就叫“全谷”

(關鍵字: 心血管疾病 , 膳食纖維 , 全穀類 , 全麥麵包 , 燕麥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公告的《全谷产品宣称及标示原则》定义,全谷指的是“包括果皮(糠层、麸皮)、胚芽及胚乳之谷物。”若整颗谷物在加工过程被打碎、磨粉,或形成片状,只要保有与原来谷物相同比例的内胚乳、胚芽、麸皮,也可称作全谷。

当市售固体产品标示为“全谷”时,(例如全麦面包、全麦馒头),“全”字代表该食品中全谷成分要占固体总重量的 51%以上。但像台湾随处可见的现烤烘焙店面包,仅凭外观是无法判断是否确实使用全谷物制作而成,需仰赖商家信誉。另种比较能教育民众后自行判断的关键,是先从包装食品着手。

当包装食品品名标示为“全麦吐司”、“荞麦面”、“五谷饭”等,但主要成分仅写面粉、小麦粉、麸皮、十谷粉等乍看下以为也是全谷类,其实容易有定义不清,钻文字漏洞的问题。

而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类可以减低心血管疾病已不是新闻,也有研究更进一步分析是水溶性纤维亦或非水溶性纤维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效果更佳,AJCN 四月份的一篇大型研究,则将关键点放在-全谷类百百种中的哪几项食材,对于减低心肌梗塞风险的效果更好呢?

裸麦与燕麦好像比较厉害

这篇总样本数 5 万多人(男性 25,921 人、女性 28,950 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取最多总全谷类的男性和女性,罹患心肌梗塞疾病的风险都较摄取最少的男、女性分别低了 25%及 27%。且统计上具有显著意义。其中,裸麦(rye)和燕麦((oats)是最具影响力的两项产品。

不过,因为该研究使用半频率问卷以及 24 小时饮食回忆纪录法来推估其全谷类的摄取量,部分受试者可能无法区分全麦面包是否真的属于全谷类制成而误填,可能是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全麦面包并非可降低心肌梗塞风险之好物的原因。且有些烘焙制品不仅由单一种谷物制成,是由多种材料混和制作而来,这也会影响在饮食纪录的判断(再度得证….要做一项和“吃”东西相关的实验,真是困难重重阿……)。

下回,想多摄取全谷类来帮助身体健康,或预防各种疾病时,也可先多学学如何分辨各类谷物、食材,而不再仅靠外观非精白米色,或表面粗糙、标榜手工制作就认为是养生圣品啰!

参考资料

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 (2013 年 4 月 30 日). 全谷产品宣称及标示原则. 2016 撷取自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

Anne Helnæ s, Cecilie Kyrø et al. (2016). Intake of whole grain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Cohort. Am J Clin Nutr, 103, p. 999 – 1007.

本文出自营养共笔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