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18/7/13 下午 05:28:57

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家人情绪勒索?从这些故事看出端倪!

(關鍵字: 壓力 , 吵架 , 爭執 , 家人 , 情緒勒索

然而,在华人家庭中,最难卸除的就是父母的职责,对成年子女过度干涉。同时,成年子女也会透过某些行为,允许父母持续干涉,例如:做决定时不断问父母的意见,三心二意,就像是邀请人来为自己决定一样,那么父母就会理所当然,进入干涉。

因此,在第一个“家庭历程任务”的原则,当我们与父母对话,就要提醒父母卸下父母角色里的担忧与恐惧,练习让亲子之间以两个成人的模式互动,尊重孩子的决定。要父母卸下角色,对父母而言的困难是,孩子在他们心中永远是孩子,而他对孩子的印象是否总停留在少不经事的阶段呢?如果是,身为成人,我们能否够独立自主,够信任自己的决定和行为呢?

你可以说:“妈,想到我出国念书,你一定很担心,觉得我还小会把事情搞砸,但我已经长大了,你可以不用这么辛苦,我会照顾好自己。我也希望,你为了我们在年轻时奉献出的时间,可以用接下来的人生好好弥补,去完成想做的事。你可以好好当自己,而不是只当妈妈。我看到这么当自己又开心的妈妈,也会为你感到开心!”

在“责任”议题上,来到个人成长任务的部分。在Kevin 的例子里,其实母亲有情绪依赖还有分离焦虑,所以面对孩子的选择,总是有非常多的挑剔和批评。不允许孩子决定的背后,是担心孩子离自己远去。因此,无论Kevin 出国深造也好,或者前述提到的Lisa 与男友的例子,都是相似的心理因素──父母没有准备好跟孩子分开。同时,父母也需要孩子的陪伴,来对抗孤单寂寞等各种情绪。

但对于每个人的成长任务,“情绪独立”是很重要的一环。当情绪不够独立,就无法承受分离后的伤心和寂寞,孩子就要牺牲自己的成长,陪伴在侧。当孩子本身也想着“自己一个人会很孤单寂寞”,就成了父母一样陷入情绪依赖。

假如父母情绪不独立,而你也是,就成了心理学上常见的共依存现象,好比纠缠在一起的藤蔓,痛苦万分又难分难舍。

所以,在个人成长的任务的原则上,当我们要与父母对话,就要挑明去谈事情发生后父母的情绪,父母一定会伤心、也会想念孩子。那在思念时,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孩子又可以做到什么?

以Kevin 的例子,孩子可以说:“妈,想到我出国念书,你会不会很伤心?我知道这么爱我,一定会伤心的。但这对我的人生很重要,你这么爱我,也会希望我去做自己开心的事吧?如果你很想念我,那我教你怎么用视讯,我们每天都可以视讯,或者你太想念我的时候,你就去做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把你对我的爱和想念放在那上面!你不是最喜欢花花草草吗?我帮你报名花艺课,也去逛花市,你觉得怎么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