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心房顫動因會喪失有效的心房收縮、心輸出量減少、降低心功能,而心房容易形成血栓,甚至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的栓塞,例如中風。1名64歲的周先生有下肢急性動脈血栓病史,曾接受緊急血栓清除手術,並於當時發現「心房顫動」,而定期在台北慈濟醫院追蹤。兩年來,周先生接受過各種不同抗凝血藥物的治療,但日前仍在心臟左心耳處發現「血栓」,甚至發生輕微小中風。
微創「迷宮手術併左心耳夾閉」手術,阻絕血栓
周先生希望積極治療,可是若以內科方式封堵左心耳,將會增加中風的風險,醫療團隊遂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病討論後,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為他執行在台灣甚少見的微創「迷宮手術併左心耳夾閉」。術後,周先生不僅恢復正常心律,也不再為不可預期的中風煩惱。
「心耳」是心房末端的囊狀構造,容易成為血塊的滯留地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若患者因心房顫動導致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血液凝滯鬱積,形成血栓,便會較一般人高出5倍的中風機率,而「心耳」是心房末端的囊狀構造,容易成為血塊的滯留地,一旦滯留的血塊掉出心耳,便可能隨著血流造成身體各處的血管栓塞。
諶大中主任指出,對於慢性心房顫動的患者,臨床上會優先給予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或以內科導管冷凍消融、封堵左心耳來治療心律及血栓問題,只有少數患者在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法治療時,才會進一步評估手術必要性。以周先生為例,他試過各種藥物,效果皆不佳,且在已經有血栓的狀況下執行「左心耳封堵術」,不僅增加手術難度,更可能導致血栓在術中掉出心耳而中風,為此,才由心臟血管外科介入,評估是否有其他治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