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21/4/6 下午 06:13:35

脂肪瘤切了会长更多?6个问题,一次看懂脂肪瘤!

--【華人關鍵誌】

(關鍵字: 脂肪瘤 , 趙函穎 , 周宗翰 , 施博淳 , 脂肪肉瘤

若脂肪瘤直径超过5公分,或者突然快速变大、变硬,周边皮肤颜色和状态出现改变,应尽快切除。
若脂肪瘤直徑超過5公分,或者突然快速變大、變硬,周邊皮膚顏色和狀態出現改變,應盡快切除。

问题4:脂肪瘤切不得,以免长得更多?

一直以来,影响美观是让患者选择切除脂肪瘤的最大决定因素。施博淳医生门诊就曾有一名40多岁男性,体重重达100公斤,有脂肪瘤的家族史,全身包含手臂都有多颗脂肪瘤,本来不以为意,直到肚子20多颗的脂肪瘤都长大到像拳头一般大,才下定决心好好处理。而这一个决定,足足让医生在手术房站了4小时。

关于“脂肪瘤切除后会越长越多”的说法,施博淳医生直言“毫无根据”,并且强调“有症状就要切!”

由于脂肪瘤仍有小小的机率会发展成恶性的脂肪肉瘤,即使个人不在乎美观,也实在不宜轻忽。若脂肪瘤直径超过5公分,或者突然快速变大、变硬,周边皮肤颜色和状态出现改变,都要提高警觉,尽快就医检查和处理。

目前,对于脂肪瘤的标准处置,除了追踪观察之外,西医临床还有3种方法可使用:

1.外科切除手术:是最主要的方式。患者在手术前会先局部麻醉,再由医生划开皮肤,完整取出脂肪瘤和覆在周围的纤维组织。虽然相较其他治疗方式,切除手术的伤口较大、恢复期较长,但因清除得比较干净,复发机率也相对较低。

2.抽脂手术:作法类似抽脂手术,医生会在脂肪瘤处先开个小孔,再利用抽脂吸管来抽吸病灶内的脂肪,藉以缩小脂肪瘤的体积。此方式所形成的伤口较小,不易留疤,且恢复期短,但可能因抽不干净而有较高的复发机率。

3.溶脂针:海外另有一种注射特殊药物以破坏脂肪细胞的方法,可以改善脂肪瘤的情况,但此作法目前在台湾尚无药证,不得使用。此外,此法也非临床认可的标准治疗方式,民众千万别轻易尝试。

赵函颖营养师也提醒,民众不要将脂肪瘤与其他角质增生的皮肤病混为一谈,若是胡乱去角质、硬搓皮肤,不但无法有效消除脂肪瘤,反而还可能引起皮肤发红、过敏、发炎,甚至产生伤口、感染和导致蜂窝性组织炎,不可不慎。

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因此针对有脂肪瘤家族史的人,治疗时需先调理肾气。
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因此針對有脂肪瘤家族史的人,治療時需先調理腎氣。

问题5:中医治疗脂肪瘤,行不行?

治疗脂肪瘤,目前西医切除手术是主流,但中医也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前文提到,中医认为脂肪瘤的形成与3种体质和生活习惯密切有关,因此治疗策略也需视不同的体质而定,才能有效改善和预防复发。

1.遗传体质:周宗翰医生表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因此针对有脂肪瘤家族史的人,治疗时就需先调理肾气,以改善或减缓脂肪瘤增长的情况。常见的补肾中药材如山药、杜仲等。

2.痰湿体质:这体质的人除了要减少高热量、高油和高糖食物之外,中医也常用使用清热解毒、健脾和胃、软坚散结的中药,例如:决明子、陈皮、山楂等,来化解痰湿,进而改善脂肪瘤。

3.肝气郁结:这体质常见于压力大和常熬夜的上班族,治疗上除了建议养成规律作息和“放轻松”之外,中医临床也常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材,例如:柴胡、姜黄、玫瑰花等来调理,藉由治疗打通经脉、疏通经血,进而消散脂肪瘤。

除了使用药材调理体质之外,周宗翰医生提到,中医针灸学还有一个专门治痰的穴位,那就是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丰隆穴”,几乎所有的痰症都适用。脂肪瘤患者平时多按摩丰隆穴,也可收到改善和预防复发之效。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腘横纹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中指)处。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