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于血糖控制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能增加抵抗力、增加肌力、避免跌倒,还可以避免骨质流失,运动的功效可说是与药物相当呢!运动绝对是提升肌力、肌耐力、骨骼力不可或缺的关键,让我们一起健康动起来吧!
运动要循序渐进,做好暖身和缓和运动,若运动时感觉身体不舒服,会有疼痛感,就暂时不要运动,寻求医师协助,评估是否身体有受伤情形,不要让运动造成身体二度伤害。
运动建议
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包含暖身与有氧运动、肌力训练、缓和伸展及平衡协调运动。
如果有慢性病史,在运动前后应监测血压、血糖等,运动前后或运动中发生身体不适,应谘询医师。
从自己可以耐受的低强度运动开始,慢慢延长运动的时间,最后才增加强度,以免超过身体的负荷造成伤害。
运动应包含有氧运动、肌力训练、柔软度伸展、平衡训练
有氧运动
可以强化心肺功能以及肌耐受力,像是有氧舞蹈、快走、骑脚踏车、游泳、慢跑和水中运动等。
肌力训练
针对特定肌肉施加重量,是强化肌力最好的运动,又称为阻抗运动或重量训练,这种训练不仅有助肌少症患者,对退化性关节炎的病人而言同样重要,因为好的肌力能够提供关节稳固的支撑,分摊压力。可以使用哑铃、弹力带增加负重训练。
柔软度伸展
柔软度运动可避免关节僵硬、减少运动伤害、提升运动能力。运动前暖身或是运动后缓和,避免运动伤害等等都是伸展运动的一种。其中静态伸展操的做法是活动关节,缓慢地伸展肌肉,在彻底伸展到极限后以该姿势维持一段时间,可以的话每个动作尽量维持30秒到1分钟。
平衡训练
平衡运动可增加平衡能力、行走能力,达到有效防跌倒的风险,像是太极拳、徒手操、瑜伽等。
总结来说,对于糖尿病人,只要比平常多动,就能有帮助血糖的效果,但是如果要靠运动做到下降血糖,那么最好以「有点喘但是不会喘不过来」的运动强度,每次运动至少10分钟以上,两次之间间隔不大于48小时,每周150分钟作为运动的目标。至于更详细的运动计划,就必须与糖尿病照护团队讨论,依据每个人的状况,包括过去病史,药物,身体状况等去制定一个可做到又能维持健康的运动计划。现在,让我们一起健康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