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脸色容易苍白、经常头晕、手脚冰冷,小心都是贫血的征兆。甚至许多罹患子宫肌瘤的女性,月经来时经血量大,长期疏忽也可能酿成贫血。俗话说:“10个女人,6个贫血”,但是你知道自己可能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贫血吗?哪一些食物有助于预防贫血?来听听营养师解说。
营养性贫血可区分为:缺铁性贫血、缺铜贫血、缺锌贫血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贫血了,其实,贫血不是只有一种,容易被忽略因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群、叶酸、铁、维生素C等营养引起的营养性贫血,长期置之不理,恐会严重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乌日林新医院营养科姜秋月主任表示,因为营养素缺乏而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又可区分为缺铁性贫血、巨红血球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摄取蛋白质、热量不足)和缺铜、缺锌贫血。
除了因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溶血型贫血(如:镰刀状细胞贫血(sickle cell anemia)和海洋性贫血(Thalassemia)之外,大部份之营养性贫血,可以藉由饮食来改善。严格来说,长期茹素的老年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属于贫血高风险族群。
【认识6大贫血类型】:
1.营养性贫血:一般而言营养性贫血通常是因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群、叶酸、维生素C以及铁、铜、锌等矿物质而引起的。
2.缺铁性贫血:根据统计,在台湾的贫血患者当中,高达6成都是缺铁性贫血,当铁质摄取不足、吸收不良或流失,均会导致血红素生成不足,而造成缺铁性贫血。
3.小球性低血色素贫血(hypochromic-microcytic anemia):缺乏铁质和维生素B6,皆可能减少血色素合成,导致红血球体积变小、颜色变淡而形成。
4.巨母红血球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则易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