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6/8 下午 08:31:21

身体健康吗?脸部形神色可见

(关键字: 人类智库 , 病色

脏腑异常时的脸色

人体脏腑出现疾病时,脸部会出现一些讯号,脸部色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出现「病色」。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病色。病色的出现,不论是什么颜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都属于病色。《形色外诊简摩˙察色真诀篇》中说:「华佗谓人面之色,但改其常者,即为病矣。其改常也,往往终日相对之人不觉,而久别乍见者,心窃惊异之矣。」

【病色反映脏腑精气受损,胃气不能上荣】

脸色光明润泽,是有胃气的表现;脸部枯槁无光泽,则是胃气不能上荣的表征。从脸部的颜色和光泽看,除可以识别出有无疾病,或病情的轻重程度外,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判断出病在哪个部位。也就是说,有些疾病是可以表现在其特有的脸色和表情上。因为脸部各部位与五脏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病色的表现】

具体地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病色:

  1. 晦暗枯槁,色浊而夭,是色无神气。色贵有神,以光明润泽为本;反此不但为病,而且说明精气衰竭,是「主死」的恶兆。

  2. 鲜明暴露,色浮泽而清,虽属阳主实,但色无胃气,正气难以持久,久病见之,是胃气衰败,亦主死。即所谓「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3. 某色独呈,是无血色相间,亦属真脏之色。

  4. 色之甚、浮、清谓太过,主病在外;色之微、沉、浊谓不及,主病在内。

【病色有善恶之分】

  1. 善色:即脸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脸,称为「气至」。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2. 恶色:即脸色枯槁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脸,称为「气不至」。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

由于善色与恶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透过脸部善色与恶色的转化现象,可以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由善色转恶色,是病情加重;由恶色转善色,是病情好转。

本文由《人类智库》出版社提供,摘录自《三分钟面诊》一书,原着为健康中国名家论坛编委会。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