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被视为是熟龄族、银发族的隐形杀手,台湾社会随着高龄人口增加,骨质疏松症越来越普遍,近年来也成为女性健康一大隐忧。罹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容易造成骨折,趁着国际妇女节来临,妇女应该养成存「骨本」的好习惯,包括定期进行骨质密度检测之外,还要有正确保骨观念,像是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质吸收,以及防肌少症发生等,都非常重要。
国泰健检公布近三年(2019-2021年)台北、新竹、台南中心数据,经过骨密检测判定为骨质疏松者,50岁之后比例随年龄增加(图1),其中又以女性更为明显,显示女性在停经后因荷尔蒙减少、缺乏运动,加上台湾女性怕晒太阳,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成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高风险族群。
50岁以上女性,小心骨质密度异常上升
人体骨骼的骨质密度约在20-30岁达到最高峰,之后骨质逐渐减少,一旦骨质流失过多,原本致密的骨骼就会形成许多孔隙,呈现疏松现象。国泰健检近3年约6万名受检者进行骨质密度检测,就年龄来看,50岁以上女性,异常率都明显上升。
骨质流失「摔了才知道」 定期检测防骨折
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民众不易察觉,一旦不慎跌倒或弯腰搬重物,就容易造成骨折,根据国健署所公布的2017-2020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65岁以上民众量测骨质密度,结果发现国人至少有一个部位骨松盛行率为14.1%(男性10.4%、女性17.4%),且随着年纪增长而增加。而65岁以上长者,则是每6人就有1人在一年内有跌倒的经验,因此定期进行骨质密度检测、维生素D检测、肌少症检测等相关检查,显得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