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從新竹北上就診的陳女士,年約60幾歲,平時務農。兒子發現媽媽近日不能下田插秧、拔草,容易跌倒,手容易發抖,走路一拐一拐,「陳女士很明顯有三個症狀,第一手抖、第二明顯肌肉僵硬、第三動作緩慢。」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說。
手抖是帕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狀,大約6成患者都有,患者在動作靜止時會手抖,肢體活動時反而不會抖;手抖症狀通常會先發生在單側,隨著病程發展,大約1到3年後會變成雙側都有症狀。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退化性疾病,由於患者是缺乏多巴胺才生病,可以透過藥物使患者維持日常活動能力。「使用左多巴胺藥物,效果明顯,能改善行動,一天三餐服用半顆。」陳女士的孩子回診時興奮地說,簡直就是神蹟,媽媽服藥後居然行動自如,像以前一樣能下田插秧了。
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化疾病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化疾病,起因於大腦中基底核的黑質腦細胞快速退化,導致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當腦內多巴胺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的濃度低於正常人的80%時,就會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引發身體各部位的症狀,接著就會出現帕金森氏症。
甄瑞興表示,改善帕金森氏症的臨床症狀要先從改變日常習慣做起,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適當的補充患者體內的多巴胺濃度,並應維持日常生活適當的活動能力,例如在疾病早期多運動、慢走、游泳、騎腳踏車等,來緩和症狀,延緩退化。
出現這些症狀是警訊
帕金森氏症初期的認知功能是正常的,只是行動出現障礙,由於腦內黑質細胞退化死亡,使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減少,神經間的傳遞逐漸受阻,使得肌肉的活動愈來愈不流順及不協調。帕金森氏症的症狀有齒輪狀的肢體僵硬、靜止性顫抖、走路碎步或不穩、面具臉、便祕。
帕金森氏症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致病原因不明,好發於老年人,發病年齡多落在50至60歲之間,60歲被診斷出來較多,40歲以前的患者稱為「早發性帕金森氏症」,可能跟遺傳有關。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全台有將近3萬5000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其中以男性較女性多,罹病後壽命比平常人少10年,初期藥物有效,後期容易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