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 運動舒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認為,青少年時期因荷爾蒙的改變,情緒波動較明顯,一些憂鬱的症狀也容易在此階段被誤判:像是易怒、煩躁、對事物不滿或獨自關在房裡,常被視為青春叛逆。
但如果旁人觀察有伴隨著睡眠與體重大幅改變,包括:失眠、嗜睡;暴飲暴食或食慾不振;或是有學業成績大幅退步甚至拒學現象,則必須正視、積極澄清並找出改善方式。
一起運動 增進感情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台大精神科李明濱醫師指出,事實上,青少年時期也是許多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所以如果能運用在學校的團體壓力來刺激或鼓勵青少年,養成運動紓壓、情緒控制及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心健康均有助益。
建議青少年心中若有無法承受的煩惱時,應尋求傾聽的對象如師長、親友,或是專業的諮商人員,勇敢訴說心中的憂愁,有助於紓解心理的壓力,此外,多走出戶外,培養運動習慣,也是重要的紓壓管道。
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
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