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美牛瘦肉精有條件解禁,引起「反美牛」民間團體反彈聲浪。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6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強調未來將採「牛豬分離」策略,對於進口牛肉,一體適用,將嚴格訂定萊克多巴胺最低殘留標準。在肉品標示部分,將持續推動生產履歷制度,並且會輔導台灣養牛業者建立「生產履歷」、明確標示,形成市場區隔,國人可以清楚知道生產流程,讓消費者能夠有更好選擇。
另對豬肉則採全面禁止使用瘦肉精,同時也將持續禁止國產牛肉飼料,或是肉品參雜瘦肉精;另計畫3個月內與衛生署共同研擬完成瘦肉精風險安全評估,不排除召開4次專家諮商會議的可能。另在健康考量上,因國人飲食習慣,也遵循第三次專家技術諮詢小組會議的結論,從排除內臟的政策方向來執行。
胡興華表示,台灣牛市場較小,但國產豬市場大,考量產業發展提出「牛豬分離」,除了牛肉以外的其他肉品都不開放。確定將秉持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原則,對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的牛肉「有條件解禁」,並配合修法,強化溝通與民眾的溝通。
依據民國99年統計,台灣豬肉產值達新台幣707億元,肉牛產值則只有新台幣15億9千萬元,相當於鴨蛋產值,因此開放牛肉定訂萊克多巴胺最低殘留容許量(MRL),而豬肉不得檢出,對位居台灣農產品產值第1位的豬農而言,完全不會受到影響,農委會將加強與豬農溝通。
胡興華表示,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加拿大、印尼、與澳洲可合法使用瘦肉精。在台灣目前只有允許澳洲與美國進口的牛肉。事實上,美國畜牧牛肉中,只有4成含有瘦肉精,至於輸入台灣的牛肉品,目前尚未能確認其瘦肉精比例。
他強調,台灣國產牛產業較小,且目前已有推動生產履歷和標示,國人又喜歡吃溫體牛,在市場區隔和競爭力方面,台灣牛比較沒問題;但豬跟牛不一樣,國產豬產業大,在國人健康前提下不希望影響產業發展。
此外,在專家諮詢小組會議中,迄今沒有找到吃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美牛有害的報告,且美國和其他國家消費者食用多年也沒有中毒案例;掌握健康風險評估是基本前提,很多食品仍存在健康風險,要在遺傳、體質和容許量下考量風險評估。目前政府僅提出政策方向,會先與各界充分溝通後再作決定,並會根據政策立場向立法院理性溝通修法,不會逕以行政命令凌駕立法院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