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3/少盐少沾酱:
市售粽子多类似油饭作法,糯米常会先以酱油、味精、盐等调味料拌炒,口味本就偏重。若吃粽子时再搭配甜辣酱、蕃茄酱等沾酱,更易增加身体负担。建议酌量食用沾酱,尽可能以新鲜食材,譬如,香菇、老姜、洋葱,酌加胡椒粉入粽增加香气,来达到减盐增健康的效果。
原则4/多蔬多健康:
粽子主要食材为糯米及肉类,食用美味的粽子时,宜搭配时令蔬菜(每餐1碗)及1个拳头大水果一起食用,帮助消化吸收。
原则5/搭配无糖饮料:
炎炎夏日,吃粽子若想搭配饮料,建议选择不加糖饮料(例如:绿茶、红茶、花茶等),不但有助解腻,更能避免摄取额外的糖分增加身体负担。
【小叮咛】:
最后,台北市政府卫生局食品药物管理科陈怡婷科长也叮咛,不论是哪种口味的粽子,都应该要适量摄取,并搭配适量运动,以减去节庆饮食时多余摄取的热量。另外,民众也应把握“吃多少、煮多少”的原则,减少食物浪费,降低厨余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