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看标示:
优先选购热量较低,或体积较小的粽子。要特别注意的是,产品型录若只标示每100公克的热量,记得要以粽子重量换算成每颗粽子的热量,避免摄取过多热量而不自知。
原则二、挑食材:
尽量挑选添加全谷和杂粮的粽子,如紫米、燕麦、薏仁及地瓜等,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之外,也可增添粽子口感;另外尽量挑选以瘦肉、鸡肉或海鲜等低脂肉类取代包猪五花肉的粽子,以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取;馅料则建议多选择含有菇类、竹笋、栗子、红枣等食材,以增加蔬菜的摄取。
原则三、减份量
粽子中的糯米跟米饭、面条同属于全谷根茎类,加上馅料中的肉类、油脂都是主要热量来源,因此食用时需注意与饮食中的全谷根茎类、肉类及油脂类作代换,减掉其他餐食的份量,以避免食用过量而摄取多余热量。
原则四、搭蔬果:
享用粽子时搭配清爽的蔬菜及水果,选择当季盛产的菠萝、小西红柿、李子及番石榴等水果,并搭配凉拌小黄瓜、竹笋、烫青菜、冬瓜汤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饱足感。
原则五、少沾酱:
咸粽应避免沾甜辣酱或西红柿酱,碱粽应避免沾砂糖或糖浆,以免钠、糖摄取过量。糖摄取过量不仅会造成肥胖、代谢异常与龋齿,也会刺激胰岛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与情绪不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过多的钠,则可能增加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