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煮得比炸得好:抗性澱粉會因烹煮方式而使含量變少,因此能生吃的食物盡量生吃;如需熟食的食物則以蒸煮取代烤、炸煎、烘焙,並且縮短烹調時間,就可提升食物中抗性澱粉的含量。
3.冷的比熱的好:抗性澱粉會溫度變化而所增減,例如放冷的壽司、隔夜飯、冷麵、馬鈴薯沙拉等抗性澱粉含量較高,加熱後含量則會變少。
營養師楊尚文表示,在日常飲食中就有許多容易取得的抗性澱粉食物,例如香蕉,但要選擇未熟偏綠的,才有較多抗性澱粉;熟的黃香蕉反而糖分高、GI值也較高,不適合減肥時攝取。熟番薯、冷卻熟玉米、義大利麵等也是抗性澱粉高的飲食種類。
醫師林政億也提醒,雖然抗性澱粉有助於減重,但並非三餐主食都可以用抗性澱粉來取代;特別是腸胃系統較虛弱的人,攝取太多抗性澱粉恐怕會有消化不良、胃痛的可能,建議可取一餐替換成抗性澱粉即可,並多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
吃對澱粉減肥!手作高纖濃湯方塊磚
低卡澱粉吃不胖 手作鮭魚野菇蒸飯
澱粉恐懼症上身?恐酮酸中毒易復胖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