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胃潰瘍的潛伏敵人,中山醫學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諾麗果實可以減少幽門螺旋桿菌附著機會,且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降低潰瘍與癌症的發生風險,利用鳳梨打成果汁,可減少… 詳全文 >
-
加工肉類被認為會增加胃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肺癌、乳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19。研究指出,每天進食一條香腸或兩片燻肉,胰臟癌的風險會增加19%。早在17 世紀時,人們發現加工肉品易有肉毒桿菌的… 詳全文 >
-
胃癌患者經手術切除、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之後,原有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響,長期會削弱抗癌的戰鬥力。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江仕峰建議,胃癌病友術後飲食應以軟流質為主,多攝取維生素C和鐵質,少吃醣類… 詳全文 >
-
頭暈站不住?小心是鐵質不夠引發的缺鐵性貧血!醫師指出,缺鐵性貧血病患通常營養攝取不均,或是腸胃吸收不好,甚至有可能是胃癌、腸癌等其他重大病症導致身體出血造成貧血,是不能忽視的身體警訊! 詳全文 >
-
胃癌的治癒率隨著醫學的發達而不斷攀升,若配合醫師的治療,將可延緩或治癒疾病,為幫助大家對於胃癌治療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增進對疾病的適應力,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胃腸科宋昌穆醫師主講『… 詳全文 >
-
如何知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想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臨床上主要有四種檢查,其中以胃鏡加上切片的準確率最高。1.胃鏡加上切片:病患接受胃鏡檢查時,同時在胃前庭幽門處做組織生檢切片,經… 詳全文 >
-
胃中存有幽門螺旋桿菌並不代表一定會得到胃癌,中間並非劃上等號,只是在高達70%?80%的胃癌病患胃中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共餐時餐具的清潔及公筷的使用,也會有預防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張太太… 詳全文 >
-
中國與以色列的研究科學家,在近來一項研究中研發出一套新的胃癌檢測方法,只需檢驗者呼氣測試,就能檢測當中的化學組合成份,來判別是否有罹患胃癌,甚至還能測出胃癌病人的病情階段,發展是早期還是晚期… 詳全文 >
-
手術是損耗元氣的大工程,讓部分民眾不管術前術後,認為多吃食補可以快速恢復體力。但台大新竹分院營養師李玉珊指出,手術前一晚應該禁食,術後也不應該大啖食補。尤其是胃癌手術患者,更應謹慎飲食。建議… 詳全文 >
-
冷冰冰的天氣,不免就會想要吃一點重口味的東西如火鍋、麻辣燙等來暖暖身子,不過,如果吃錯方法,很有可能導致胃癌上身。根據國內臨床統計發現,每一年平均新增胃癌患者將近2000人;換句話說,全台平… 詳全文 >
-
全世界常見的癌症,大約1/3是吃出來的!所以,可以說是「禍從口入」,有許多國外醫學研究發現,食物中的物質與癌症發展有關,包括食品添加物、烹調方式、食物的保存方法、環境污染物質與藥物殘留,都會… 詳全文 >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WCRF)粗估,倘若每人能將每日的鹽份攝取控制在6公克以內,除了心血管慢性病不易上身,還能減少約14%的胃癌罹… 詳全文 >
-
張先生,23歲男性,主訴近二個月來解便時常在大便或衛生紙上發現有鮮紅的血。沒有肚子痛但便後肛門有些不舒服感覺。40歲的林先生,則是因連續解了兩天多量的黑色大便而來求診,也沒有腹痛,但有心悸、… 詳全文 >
-
台灣為胃癌高罹患率地區之一,在「消化器官癌症」中排名第2,是僅次於肝癌的惡性腫瘤。醫師指出,胃癌每年約有 3,600位胃癌新增案例。早期的胃癌無銘臨床特徵,加上民眾普遍對於做胃鏡的不舒服有恐… 詳全文 >
-
許多癌症患者都是透過健檢才發現病灶,所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提升存活率。而目前透過先進的內視鏡手術,甚至肚皮免開刀即能完成手術,能使患者恢復快速。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