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過40歲,怎麼覺得很疲累、活力差,尤其肌肉量下降,體力大不如前?一旦體力下降,會使中年後陷入體重增加、代謝差、活動力降低、肌肉流失、活動力降低等惡性循環中。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 詳全文 >
-
老年人最擔心肌無力,尤其是有肌少症,恐增加骨折跌倒風險,對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平時僅靠散步、健走運動,並無法幫助增加肌力。為了打好健康「肌」礎,臺大竹東分院詹鼎正院長提醒,需要量測小腿圍,並… 詳全文 >
-
老人牙口不好,往往無法補充足夠蛋白質,潛藏肌少症風險。目前,經過產官學界共同研發設計融合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的健力湯,讓需要的人藉由喝一碗湯,滿足一餐所需優質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成為補充營養… 詳全文 >
-
老年最怕跌倒,造成失能,生活無法自理,而「肌少症」正是凶手。如何早得知自己身陷肌少症的風險,以便趁早預防危「肌」發生,非常重要。根據一項本土大型研究發現,50歲以上男女小腿圍一旦分別低於34… 詳全文 >
-
近年醫界更發現,骨鬆與老年人肌少症關係更密不可分,也是造成日後容易跌倒骨折的殺手!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何春生醫師表示,唯有及早透過「骨折聯合照護服務」,加以預防與治療骨鬆,才有可能達到保骨防跌… 詳全文 >
-
台灣在今年2017年已經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 (老年人口大於14%),並且預計在八年後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老年人口大於20%),面對如此快速的老化速度,如何「預防失能」是我們… 詳全文 >
-
一旦上了年紀,就要小心肌少症,在肌肉量持續減少的狀態下,必需多做一些肌力運動,生長荷爾蒙才會繼續分泌,也能對抗老化。使生長荷爾蒙活躍的運動方法,特別推荐深蹲3個運動, 詳全文 >
-
銀髮族要擁有樂活人生,必需吃得健康、開心活動;如果吃的不健康、營養攝取不足,容易出現肌少症,將會影響行動力。有鑑於此,臺北市衛生局特別針對銀髮健康,推廣三好一巧健康均衡飲食,並指導補充高鈣、… 詳全文 >
-
為了讓老人吃出健康,又能增肌減脂、活力呷百二,桂冠實業與陽明大學產學合作,針對熟齡族群提供健康營養又美味的料理,開啟活力新契機!陽明大學郭旭崧校長表示,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復健科醫師林宗慶指出,許多老人常覺得自己體力差、走不動…,事實上,隨著年齡增加,身體肌肉組織容易流失,一旦營養補充不足,加上食慾不佳與吸收力下滑等因素影響下,就容易導致體力衰退,甚至… 詳全文 >
-
運動養生是一個最好的保健方式,只要有運動,身體機能的代謝會加快,並會促使身體內衰老的細胞等進行代謝,這樣就可以讓人有精神煥發的表現。其中散步是老人很喜歡的一種運動,但是老人散步有禁忌需要注意… 詳全文 >
-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根據調查,國內每2位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位飽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復健科醫師曾清祥指出,年長者要有行動力,健康的關節骨頭扮演重要角色,平日可利用簡單運動,護膝不傷膝蓋,… 詳全文 >
-
無論是為了提高運動表現、雕塑身體線條,或是預防肌少症,「深蹲」幾乎成了全民運動。相信許多人在剛練習深蹲時,一定都曾被教導「膝蓋不可超過腳尖」,但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張軒彬表示,這觀念已經落伍… 詳全文 >
-
還在寄望養兒防老?養「肌」防老才是根本之道!不過,想要有效留住肌肉,不讓肌少症上身,究竟該怎麼做?研究發現,想要有效養肌,除了過去所知的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外,適度補充礦物質也相當重要。林雨薇營… 詳全文 >
-
在台灣,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因事故傷害導致死亡的第2位,其嚴重性不容小覷!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林夢蕙科長表示,想要保命防「跌」,除了隨時留意居家及戶外潛在危險外;日常生活養成規律運動、均衡…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