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會引發各種疾病,很多疾病、身體發炎不適,幾乎都與氧化有關。總而言之,腦梗塞、心肌梗塞、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失智症也都與慢性發炎有關。想要預防慢性發炎,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和休養。 詳全文 >
-
無酒癮就能贏得健康!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一年的飲酒率為43%,12至17歲青少年曾經飲酒的盛行率則是27.7%。過度飲酒除了腸胃出血、肝病變、糖尿病、骨折、癌症、… 詳全文 >
-
兒童時期肥胖對於現在及未來成年期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疾病、糖尿病及代謝性症候群的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等系統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 ,可以說是現代人文明病的根源。肥胖防治應… 詳全文 >
-
降低胰島素,以及調整血糖,最終目的都是要「逆轉」或「消除」胰島素風暴。胰島素風暴跟血糖的調控,兩者關係密不可分,所以,代謝技術也朝著降低血中胰島素與調控血糖兩大目標設計,不僅可以用於矯正代謝… 詳全文 >
-
罹患糖尿病超過20年的王先生,現年51歲,結婚2年期間,太太一直沒能懷孕,而且他還被誤診為「無精症」!至醫院檢查發現:他因糖尿病出現神經病變,導致「逆形性射精」,找不到精子可做試管嬰兒。茂盛… 詳全文 >
-
台灣目標2025年C肝治療人數可達25萬人!C肝治療至今,許多患者已獲得妥善治療。郭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林詮斌主治醫師表示,C型肝炎除了對肝臟的影響外,會增加罹患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 詳全文 >
-
如今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及期望壽命增加到一百歲的百歲世代,「關節炎」發病率逐漸趕上癌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因此大韓家庭醫學學會、和韓國政府積極宣傳「關節炎」應對之道。 詳全文 >
-
減醣飲食就是不吃澱粉嗎?很多人會問:「減醣就是一口澱粉都不能吃吧!」其實減醣還是得攝取醣類,只是減醣的方式有非常多種,基本概念是從減少精緻糖及精緻澱粉的量開始。米字旁的糖是醣類的一種,屬於精… 詳全文 >
-
內臟脂肪過多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並釋放引起發炎的物質,進而增加罹患代謝疾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癌症等疾病的風險。除了減醣、聰明攝取燃脂食物之外,適度進行有氧運動也是必要捷徑。研究發現,藉由… 詳全文 >
-
春節將至,親友聚餐享用美食佳餚,然而在春節過後常有許多糖友(糖尿病患)、腎友(透析患者)回診檢查時發現糖友血脂、血糖過高,而腎友的血鈉、鉀、磷過高且血脂肪及水也一路蓄積。樂生療養院蘇嘉華營養… 詳全文 >
-
過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話家常最開心不過。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筱芳提醒,過去在臨床就常碰到不少糖友在年後因糖化血色素飆高,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產生而緊急就醫!因此,… 詳全文 >
-
不少人在門診會好奇問醫師:「明明我的血糖沒有很高,為什麼已經快成為第2型糖尿病?」、「為什麼試過許多方法,體重卻一直降不下來?」其實,有可能是出現「胰島素阻抗」惹的禍!有一說:「低醣飲食、間… 詳全文 >
-
70歲蔡阿嬤罹患糖尿病且長期洗腎,日前在家因出現發燒、呼吸喘症狀,經家人送往急診。抽血發現,其發炎指數極高、尿液很濁,再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罕見疾病「產氣性膀胱炎」,如同「生了一肚子氣」!亞…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者要擔心許多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腎病變擔心對腎臟造成直接傷害。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莊凱舟表示,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每年455人/每百萬人口與盛行率3,219人/每百萬人口,都高居世界第一… 詳全文 >
-
許多人都有手麻的問題。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手麻,是因為頸椎退化所造成。其實,手麻的成因有很多種。這其中有的是因為生病,身體給我們帶來的警訊。而在這些疾病中,有些需要通過藥物或復健治療,有些甚至要… 詳全文 >